息軍養士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息:休息,修整。修整軍隊,積蓄力量,準備再戰。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6回:“按甲寢兵,息軍養士,待時而動。”
基礎信息
拼音xī jūn yǎng shì
注音ㄒ一 ㄐㄨㄣ 一ㄤˇ ㄕˋ
感情息軍養士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作戰等。
反義詞窮兵黷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道骨仙風(意思解釋)
- 來去無蹤(意思解釋)
- 為民請命(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褒善貶惡(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顧影弄姿(意思解釋)
- 死對頭(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珠玉之論(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通時合變(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辭喻橫生(意思解釋)
- 雞毛蒜皮(意思解釋)
- 滿天飛(意思解釋)
- 變態百出(意思解釋)
- 阿嬌金屋(意思解釋)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釋)
- 遠近馳名(意思解釋)
-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意思解釋)
- 不櫛進士(意思解釋)
※ 息軍養士的意思解釋、息軍養士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度日如歲 | 同“度日如年”。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不敢茍同 | 茍:茍且。不敢隨便地同事。指對人對事抱慎重態度。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百川歸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
夜深人靜 | 深夜沒有人聲;非常寂靜。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通今達古 | 同“通今博古”。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牛郎織女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F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迷離惝恍 | 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束身受命 | 束身:約束自身,不放縱。比喻投案。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聽從命令。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