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善意的援助,一次為愛悸動的心路,一次行動的捐助……都會然我們從中體味到恩情的味道,因此感恩伴隨著感動和我一起成長。從小感受著父母的恩情成長;大些接觸了多的關愛,老師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在以后步入社會將感受到更多的人對我的幫助與關愛……
恩待與幫助一直伴隨著我成長,他們激勵著我前進,讓我再愛與關懷的滋潤與呵護下不斷成長。我慶幸,我欣慰因為他們的愛一直伴隨著我,從而讓我也理解到成長之后的我需要回報。汶川大地震的到來震驚了全國!全世界!在這次地震中,無數的人家園毀于一旦,多少家庭親人生死兩城天,讓人們陷入無盡的悲痛中之中。但他們是不幸中幸運的。來自全國全世界各地捐款與救援物資紛至沓來。給災區帶來溫暖雪中送炭,讓災區人民重建家園。這一切無不表示全國人民對災區的關懷與關愛,同時也是他們在這場災難中站立起來,重新迎接新的挑戰。兩年后的4月17日青海玉樹地震再一次震驚了整個世界,親人的離去再一次對災區人民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受災群眾在這次災難中失去了親人家園。但國家與社會的支持與鼓勵使他們站了起來,拋去失離親人的痛苦,重新建造起家園。
在這次災難捐助中,汶川地震中受災的人民群眾中顯得尤為的活躍,他們有錢的捐錢有物的捐物紛紛供獻出自己的力量,汶川縣一對原受災兄弟,聽聞玉樹發生地震,把自家的倉庫里的物資搬出來不遠萬里驅車趕到受災地區為受災群眾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汶川地震中受災群眾的行動,讓我體味到感恩那美好的味道,也終成為我感恩路上的榜樣。無論是災區人民對災區的回饋,還是種種。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付出是應當的,一切的領受不管來自社會。自然還是父母……但有一種愛是無私的,那就是父母對我們從小到大的關愛與呵護。對此,我們應當心里充滿感激之情。社會的快速發展是我們的物質生活品質得到了長足發展,但也是這個社會成了被物質左右的社會,從而就因此產生了許多不和諧的現象。
在我們這個社會甚至我們身邊,都會出現令人發指的不孝敬父母現象。但有的人甚至對自己的父母拳腳相加,把他們拋來拋去當成一種負擔。試想想古人地道的教育“百善孝為先”都隨著年邁的父母拋之何處。父母將我們從小養到大,教育我們吃了多的好苦到老卻落了這個下場。我想我們為人子女應當孝敬父母,感恩他們對我們的關懷,且不論“香酒靈。花木蘭”等孝之榜樣,就現在的社會也涌現出許許多多的孝子。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應當將孝敬父母作為一種做人處事的準則,而不是一種負擔。只有每個人做到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為人準則,這個社會才能個更和諧的發展。人的生命是在恩情的呵護下成長,所以我們要在感恩中結束。我們每個人都接受過他人的恩惠,所以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應該在感恩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