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謬正俗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出處唐·顏師古有《匡謬正俗》八卷。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譽亦譽,人毀亦毀,因其一節之長,遺其全體之短,習非勝是,好惡不公,有起而匡謬正俗者,輒謂傷忠厚焉。”
基礎信息
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
注音ㄎㄨㄤ ㄇ一ㄡˋ ㄓㄥˋ ㄙㄨˊ
繁體匡謬正俗
感情匡謬正俗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物腐蟲生(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清風勁節(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今夕何夕(意思解釋)
- 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意思解釋)
※ 匡謬正俗的意思解釋、匡謬正俗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高蹈遠舉 | 意為隱居避世。 |
色飛眉舞 | 色:臉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興奮的樣子。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鼻青臉腫 | 鼻子發青,臉都腫起來,形容被打得很慘。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冠絕一時 | 冠絕:遙遙領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屈一指。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望而生畏 | 看著就害怕。生畏:害怕。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風和日麗 | 和:柔合;溫和。輕風柔和;陽光燦爛。形容天氣晴和。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