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常守分
![安常守分](/d/file/titlepic/chengyu1008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分:本分,自己分內(nèi)的。習(xí)慣于平穩(wěn)的生活,安守本分。
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時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穩(wěn)處,一節(jié)深一節(jié)”。
基礎(chǔ)信息
拼音ān cháng shǒu fèn
注音ㄢ ㄔㄤˊ ㄕㄡˇ ㄈㄣˋ
感情安常守分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為人。
近義詞安分守己、守分安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臭名遠(yuǎn)揚(yáng)(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萬里長城(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運(yùn)籌帷幄(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呼風(fēng)喚雨(意思解釋)
- 離本趣末(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慮周藻密(意思解釋)
※ 安常守分的意思解釋、安常守分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顯山露水 | 比喻出名,顯露才能。 |
風(fēng)言影語 | 捕風(fēng)捉影的話語。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來。比喻犯了錯誤不知改正。 |
匡亂反正 |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fù)正常秩序。 |
篤近舉遠(yuǎn) | 篤:忠實(shí),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guān)系近的厚道,對關(guān)系遠(yuǎn)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黃雀銜環(huán) | 黃雀銜著銀環(huán)以報答恩人。指報恩。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漫不經(jīng)心 | 漫:隨便;不受約束;經(jīng)心:在意;留心。說話辦事不用心考慮;隨隨便便;不在乎。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zāi)。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guī)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yīng)有報至,故救援耳。”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shí)干。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當(dāng)頭棒喝 | 當(dāng)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xué)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yàn)對方的領(lǐng)悟程度。現(xiàn)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yán)謹(jǐn)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shí)際不相符。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體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zhǔn)備,臨時慌忙應(yīng)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