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
你好!
時光荏苒,驀然發現,日子真的過得很快。稍一側身,這個學期就已經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2024年1月4日下午,我接受了你對我的采訪。一個多小時的采訪過程中,你的隨和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被采訪的日子,現在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天了,但我一直都深深地記著你,也時不時思考著一些你在采訪中問我的問題,尤其是愛情觀?,F特為此,給你寫這封信。
站在某一個角度上看,也許愛情現在離我們還很遙遠;抑或很近。至于我,是前者。愛情,現在確實離我還很遙遠。采訪那天,我也很明確地告訴你:等我讀完大二后再考慮談戀愛,甚至大學畢業后才會開始我的愛情之旅。
我知道,現在身邊很多同學都有了他們的伴侶,彼此海誓山盟,要愛對方一輩子,十輩子。我個人認為,這種感情的建立,是沒有牢固的基礎的。很多老師也告訴我,中學生談戀愛,百分之九十九沒有好結果。真正能在學校相戀相愛,畢業后攜手走進婚禮殿堂的,少之甚少。中學生現在的戀愛,不過是青春萌動期對異性的一種向往和追求。我們班里也有很多對戀人,我經常對一些女同學說:“等你的感情足夠成熟、穩定了,再想想今天你們所謂的愛情吧,你會發現你很傻的?!闭且驗槲矣X得現在我們的感情不夠成熟和穩定,彼此的感情的建立沒有牢固的基礎,所以我一直有點反對中學生戀愛,有時候甚至對此有些反感。
我向往的愛情不需要轟轟烈烈,也不需要海誓山盟。師姐一定讀過林覺民的《與妻書》吧?林覺民和他的妻子陳意映,倆人愛得深沉,他們倆的愛情,就是我所向往的。
但是,愛情這個東西,不同的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期,就會有不一樣的愛情吧?像《與妻書》里面的愛情,也許現在的生活中也存在著,但我向往的,終歸是向往。愛情,也不能由我一個人說了就算,但不管怎樣,不管十幾年之后,這個世界何副模樣,我要的愛情,永遠像《致橡樹》寫的那樣:
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也不止像險峰,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這些都還不夠!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但沒有人,聽得懂我們的言語。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的紅碩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堅貞就在這里:愛,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也愛你堅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是我要的愛情——“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p>
愛情,一個永恒的話題。向往,期待,都是個人的所思、所想、所盼。有的時候,現實和自己的目標總不在同一條軌道上。譬如愛情,現實的和期待的,有時候會有很大的差距。但重要的,也許是雙方懂得如何去經營已經到來的愛情吧?
這封信,我不知道你會不會看到,我更加不知道的,是下學期開學后,還能不能再見到你。師姐,還記得采訪那天,我和你說的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因素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如何適應環境,而不是要環境,以及別人來適應你。你想轉學,我也想,我比任何一個人都想要逃離市一中這個地方。轉學這個念頭,我比你要強烈得多。但我目前不會逃離,也不可能逃出市一中,所以我不會和自己做徒勞的反抗。也許師姐你和我不同。但是師姐啊,當你轉到了別處,你又會不會后悔當初的選擇呢?不過,不管怎樣,你轉,還是不轉,我都會尊重你的選擇的。
最后,我希望師姐的額頭和心房之上,陽光永駐!能永遠用你燦爛的笑容,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
此致
祝師姐學習更上一層樓!
師妹:冼業娟
2024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