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是最近才開始讀安妮寶貝的《清醒紀》。只是靜靜的讀,非常平淡,卻又讓人清楚的意識到現實。
先說作者吧。安妮寶貝,很安靜,很平淡,很冷漠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卻拍下了許多溫暖的瞬間,對,許多瞬間,許多溫暖。
人越清醒,便越殘忍。
社會讓人明白,在適當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清醒或者糊涂,這樣才是最好的處事方法。而我所要說的自愛,是這樣做的前提。
社會總是提醒人,即使是再喧囂的青春,也會在他面前安靜下來。青春的載體,恩,就是我們這樣一群人,缺少了部分陳舊但優良的思想后,錯誤的把精神的寄托理解為虛幻的空物。但空物畢竟是空的,一番震晃之后,又要如何去懂得不在狼狽,懂得自愛?
撇開名著,雖說大主題是感恩,但是,一個連自己都不會愛的人,他對于感情是很吝嗇的,既然自己的愛都已空缺,他哪會有盈余去愛別人,他不會有那種想法,更沒那種能力。
題為清醒紀,告訴自己清醒,告訴別人,要清醒,要糊涂。
人既要清醒,又要不清醒,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文字和現實終究還是有區別的,你可以把文字捧的很好,可是看不到你的心里到底想什么,當然,兩面派的實質就是他不懂得要自己愛自己。
其實有很多例子。**功,在外人來看,夠愚蠢了吧。自焚,不聽勸,集體自殺。在常人眼中,這真是一個很大的玩笑了。是啊,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可能天底下沒有比這更蠢的人了。他們的例子說明了什么呢?還不就是自愛這兩個字。每個人都需要愛,即使是自己愛自己。
樸素的文字讓你的心安靜下來,安靜,仿佛整個世界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呼吸。感觸很多,懂了許多。
安妮寶貝的每部作品都讓人可以安靜下來,但細細琢磨,卻又是那般澎湃的感情,潮起潮落。我想,只有一個很細膩的人,對生活存于愛的人,才能寫出如此耐人尋味的文字。
再次清醒。
“即使有再多的眼淚和挫折,到最后,留給自己的,還能是一片空闊清明的天空。”人應該向前走,眼淚和挫折都只是化學實驗的反應物,他們的終點只有被反映掉,但是,最后的結果卻是得到了新的物質,人生就是這么一個奇妙的反映。不斷失去,不斷獲得。
“我覺得做一個善良,沉著,真實的人,已經是很富有的。”
財乃身外之物,雖然在現在這個社會下,說這種話太虛偽,但這句話對于情感來說,永遠是真實的存在的。一個人,簡單的活著,真實,自信,冷靜,也就夠了。
“人與人之間的傾談,就如海水,想來只需要一個切口,就會洶涌而出。”
人是最不堪寂寞的動物,人與人之間的話語對于雙方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記憶與精神的慰藉,有幾個朋友,有幾個共同的話題,難道不幸福么?人,就應該好好愛自己。
一日,日光照耀;又一日,醒來;再一日,記得……每個人,都應該得到愛,即使是,自己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