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感恩都是人間溫情的體現。一提到感恩,我就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本書,一本讓我終身難忘的書----《愛的教育》。或許,不,是應該大家都看過這本書吧。不過,沒有來的,我就是對這本書印象深刻。我認為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發生在主人公安利柯周圍的,一系列充滿溫情的故事。
而在當今社會中,這種溫情已越來越少了。尤其是感恩,幾乎已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像一個受了委屈的小孩般,鬧著變扭,躲在暗處,遲遲不肯出現。“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孟郊正是因為體會到了母親對自己無限的情,無限的愛,所以,才有了千古名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正是因為懂得感恩,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回報了一直滋養著她的大地——用自己的身軀。
但是現在的我們呢?我們認為青山青,綠水長,我們的父母永遠是父母,永遠有著飽滿的愛,供我們吮吸。可是----在不經意間我們父母的身影竟已不再挺拔,他們被生活的重擔壓彎腰。我們父母的雙鬢已染上了幾絲雪白,他們被我們的任性,無理取鬧而傷透了心。我們父母的行動已不在雷厲風行,他們被歲月漸漸磨去了一身的棱角。……我們的父母正如將老的大樹,在不知不覺中,會慢慢失去色彩,,會掉葉,會變得光禿禿,會變得輕如如羽毛的陽光,也扛不住。我們現在感受著父母的愛,卻不懂珍惜不懂感恩。等到將來,父母無法再來愛我們,到那時,我們才學會感恩,這,還來得及嗎?我們常會因陌生人提供的一點幫助而感激不已。可是在面對無時無刻不再為我們付出的父母時,我們卻無動于衷,覺得理所當然。甚至連一點感恩都吝嗇的表現。我們的心呢?難道,已遺失在那渺茫的宇宙中了嗎?不?不,不!我們得找回我們的心。在面對父母為我們所作的一切時,我們都應心懷感恩。因為父母做的這所有的一切,并不是出于責任,而是來源于對我們無私的愛。
曾經,在我讀完《愛的教育》后,心中一片溫暖。當即就跑到媽媽身邊,撲了上去,像只樹袋熊一樣,掛在正看電視的媽媽身上,蹭著她的臉,說:“媽媽,你對我好好,我好愛你呀。”媽媽頓時愣在了那邊,隨即,就笑開了。像一個得了糖的孩子般,笑得異常滿足。驕傲地說:“因為我是你的媽媽啊!”是啊,只因她是我的媽媽啊!小鳥盤旋在空中久久不愿離去,那是他對天空的感恩。小草在微風中左搖右擺,那是他對大地的感恩。心中那不斷涌上的熱潮,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感恩沒有時間的限制,沒有地點的限制。有時我們的一個贊同的眼神,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親切的問候,也會令周圍的人感到滿足,這也是感恩。不要再等待了,不要留給自己后悔的機會。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感恩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