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從前
曾經傷過痛過
為了沒拾到自己的陽光
為了沒摘到自己的鮮花
讓那所有的日子都過去
迎接所有的日子都來臨
旭日又東升
歌聲更嘹亮
我們從這里開始
走向美好的明天
明天有陽光
亦有風雨
更有的是泥濘
是潑涉
還是陷入
酈冰抱著一大疊校刊——《藍草》,走進高三電子班就朗讀著這首詩歌。酈冰就是這樣的人,每一期的校刊班上有同學的文章發表了,她都要讀一讀,太長的文章只是選一兩段。
這時,全班“嘩”的一聲擁了上來,爭先恐后地搶著校刊,聽班長讀是一回事,人人都想一睹為快。雖然大家沒有問酈冰這是誰寫的詩,但每人都心中有數。
“快給我一份。”“先給我。”“多給我一份。另一份是同桌的。”在這吵雜聲中,不一會兒,校刊被同學們搶到只剩下兩份。很明顯,一份是酈冰自己的,另一份是杜瑩的。酈冰“噓”了一口氣,她看了看在座位上的杜瑩,他的穿著很樸素,頭發有點兒亂,他不愛打扮,不像當今少男少女們穿的是奇裝異服,發型還要特意加工過——他不想去打扮。杜瑩正在看一本詩集——汪國真的《我正年輕》。
杜瑩沒有去爭搶校刊,他覺得不必這樣,反正每人都有一份,即使不夠也不會去爭。
有一次課間發政治復習題還差一份,而杜瑩已發到了,科代表到老師那里要,又沒有了。有位同學沒有,而下一節就是政治,聽說這份復習題很重要,老師上課時還要認真講解的,他就讓給了那位同學。政治科代表很感動,趕忙跑出學校復印了一份給他,而上課遲到了,差點被老師記了名。
職業高中的校規很嚴,每節遲到者超過2分鐘要記名并扣操行分。但是,被老師叫去辦公室,再次就是有充分的理由使任課老師信任,就不記名。校規還有很多,比如:違犯“四不”(不準穿拖鞋或高跟鞋,不準不戴校徽,不準不帶書包回校,不準不穿校服。)扣5分;大掃除不參加或不帶工具扣30分……總之就是扣扣,操行分不合格者不能升級,高三的同學不能畢業,這是一票否決的。
當初高一時,每位學生都很怕這些校規,每人都熟讀,生怕會違犯了哪一條。然而,學校也要學生們記住,還要進行校規、中學生行為規范等的測試。
酈冰留下自己的一份校刊,拿著另一份走到杜瑩旁邊,說:“哎,詩人,你的校刊。”
“謝謝,我說過多少遍,不要這樣稱呼我。”杜瑩滿不在乎地翻了翻書。
“你的詩又在校刊發表了。”酈冰指了指《明天》二字。
“噢,我知道。”
杜瑩很清楚,自高一到現在,他每次投稿到校刊沒有不發表的。
“都高三了,還沉迷‘酒色’之中嗎?”
酈冰說“酒色”只不過是說杜瑩看小說之類的書。
“是啊,高三了,但我們是不考大學的高三,學習比較輕松。
說學習輕松只不過是對成績好的同學來說,杜瑩的學習是很好的,每次考試成績都是第一名的。學習對于他只不過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