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輕輕吹拂,提醒著人們春的到來。在那綠蔭道上,一人獨自緩緩漫步,好不愜意。望見遠處的大沂河旁,孩子放著風箏,天空形形色色的風箏,讓這片天更加繽紛。恍惚間似乎想起什么,細細思索,原來是我那童年。
從小就生在鄉下的我,對一切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家鄉沒有城市里的高樓大廈,而是矮小的房屋;沒有寬敞平坦的柏油路而是泥濘骯臟的羊腸小道。就是這自然環境哺育了我。影響我童年的有兩件大事:一是放風箏,二是爬山。
我喜歡爬山,但是,這兒的山卻并不是很高,與我們很相宜。于是,便三五個成群,削木為器,以備不測。騎著我們自稱的‘神馬“,狂奔在田野上。從村口出來,選定了一座山頭,直奔而去。爬山通常是夏天去的,因為我喜歡站在一望無際的山頭,讓狂烈的風吹動我的衣衫,吹拂我的顏面。我會對著山那邊吶喊:啊——
有一次,伙伴們在一起玩,玩著玩著就煩了。去哪呢?
‘我們去爬山。“大家便拍手叫好。嘻嘻哈哈準備了不少東西,出發了。我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鹿,蹦啊,跳啊。田野里,麥子黃了,金子一般。風一吹,浮動了起來,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我們哼著童謠慢慢走著,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山腳下。順著一條有礫石的小路,我們開始了旅行。小路兩旁有很多雜草,我們披荊斬棘,好不容易打出一條小道來,順著它,慢悠悠的往上爬。我忽然高興地唱起了歌劇
<《劉三姐》中的歌:“唱山歌來,山歌好比春江水哎……”伴著我們的是在那崎嶇的路邊松柏,它們直挺在那,好像是一排排的士兵,日夜陪伴著它們賴以生存的大山。在歷盡千辛萬苦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山頂,那是一個很美的地方。
站在山頂俯視,“哇,好高呦。我們的小村莊,房子好小呦。”我不禁贊嘆,贊嘆登高看到的美景,肚子又在咕咕叫了。摘一些不知名的野果,爬到樹杈上,把一顆顆果子摘下。我們盤坐在草叢里,僅僅有味地吃著。嘴角邊滿是果肉,像一個大花臉。你看我,我看他,都笑了。夕陽撒在身上,歸巢的鳥兒向我們招手——該回去了。于是,踏著夕陽的余暉,我們戀戀不舍地下了山。
‘哈哈哈!“一陣笑聲打斷了我的思緒,原來,是一群孩子在玩耍。從他們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童年的影子……
我的童年,漸漸走遠,我望著身邊的風景,看見曾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