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聽說豐子愷先生的寫作語言清淡文雅,幽默風趣,于是借著暑假的大好時光,讀了《給我的孩子們》一書。我認為豐子愷老先生的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他對孩子的心理刻畫得十分傳神,也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詞進行了一些加工。
首先,我走馬觀花地翻了一遍書,便對這本書有了大體的認識,書中對人物、事物的描寫很多,看這本書就像是品嘗生活的酸、甜、苦、辣,書中包含的感情十分豐富,字字流露出豐子愷先生的真實情感,真是陶醉在書中使人流連忘
返。這本書最大的亮點是在于作者的文字表達與自己的真實情感,例如: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實際而明確的。此外雖有陳的美景,但都隱約模糊。”一句,飽含了作者對春的熱愛之情,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春,再仔細品味這句話,好似自己沉浸在春天之中,陶醉在美妙的文字中,不由得稱贊作者的寫作水平真是名不虛傳。
既然這本書的書名是《給我的孩子們》,顧名思義,這本書是豐子愷先生給自己孩子留下的,書中作者對自己孩子的描寫也有許多,同時也讓我們好似又回到了童年。例如:“瞻瞻,你要我抱你到車站去,多多益善的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回來到門口時你早已熟睡在我的肩上,手里的香蕉不知落到哪里去了。”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們所謂的“沉默、含蓄、深沉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這一段,充分體現了孩子們的天真,那是豐子愷先生作為父親對孩子的喜愛,這是何等的父愛啊!讀完后真讓人感動,享受著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天真爛漫的感情,腦海里不由得浮現出幾個小孩玩耍的那幅自由、快樂的畫面,充滿了童趣。同時作者也在最后聲明了大人間的所謂的一些美德都是不自然的,這就是作者的人生積累的精華。
有一段話,讓我的眼睛漸漸模糊了――“軟兒!你常常耍弄我的長鋒羊毫,我看見了總是無情地奪去,而有一次,我甚至打了你,看你嚎哭的樣子,我竟不安慰,還大聲說‘這就是你的下場!’我現在痛苦極了,后悔自己為什么那么無情。可后悔有什么用呢?我只能十分真誠地對你說:‘軟兒,原諒我吧!我錯了,我應該平下心給你講對與錯,不該那么粗魯,當時,你也還是個小孩,什么事也不懂。’”,他用自己真誠的一顆心,期望去彌補往時的錯失,也對自己的魯莽后悔莫及,多么負責任的父親啊!也許軟兒已不記得這件早在十幾年前的事了,可他還是向我們描述出來,如同對待一件大事,鄭重地進行道歉,豐老先生這樣率真的個性令我深思。
作者通過寫這一本書教給了我們許多道理,更教給了我們怎樣做人。例如:這只床真讓人吃驚,不但沒有棕棚,竟連松阪也沒有,只有在木恇子上盯著八九條竹片,每兩條之間相距約有一兩寸,上面鋪著一條薄薄的棉被,是當時的原物。”這是作者參觀江西革命根據地的時候寫的當年朱德同志睡的床。這就引發(fā)了我們每個人的思考,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而今天的我們睡的床同這張床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他們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化作無窮的力量,取得了勝利,可見當時的社會是多么黑暗,這讓我對人生又有了新的思考。作者寫這麼多無非是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我認為革命先輩都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而正是他們用心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生活的安定快樂。我們更要學習他們艱苦奮斗,認真完成自己的學業(yè),為社會多做貢獻,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童年就應該自然地過,不能做作,要真實,因為它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回憶。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段天真無邪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