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這個名字很小就聽說過,就知道他是一個助人為樂,經(jīng)常做好事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知道,雷鋒他不僅僅是一個人,一個名字,更多的是因為他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美德。而這種精神與美德,雖然有時讓我們覺得他是不是在缺失,比如我們聽到新聞里說老爺爺摔倒在地無人攙扶,看到落水人員無人相救等等,但這些只是偶然,并不能代表這種精神的缺失與不再傳承,在我們身邊仍有不少雷鋒故事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感懷,比如“最美媽媽”吳菊萍阿姨,“平民英雄”吳斌叔叔,“最美交警”吳連表叔叔……
他們每一位都是平凡的人,但每一位的舉動都讓我們感動和欣慰。吳斌叔叔和吳連表叔叔就這樣走了,沒有留下一句話,最美媽媽吳菊萍的一句話——“我不是英雄,只是恰好碰到了”,偉大的舉動,卻用如此平凡的一句話做為了總結(jié)。雷鋒精神真是隨處不在。
記得媽媽跟我講過一個她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她說她當時10歲,暑假里,她和一位小伙伴去太奶奶家度暑假。太奶奶家就在河邊,當時看到河邊有一條小船,就下船去玩,船當時是用繩子拴在岸邊的,她們兩個正玩得高興時,她的小伙伴想把船推開去一點,就站在船上,雙手推住河埠上的石塊,沒想到她這么一推,船是推開去了,但兩個手就沒有了支撐,只聽“撲嗵”一聲,媽媽小伙伴整個人掉入了水里,媽媽焦急說她當時傻了眼,只見她小伙伴在水里“撲嗵”著,正在這時,她聽到一聲“別害怕,先抓著拖鞋”的聲音,只見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脫下他的拖鞋仍到她小伙伴落水處,然后那叔叔“撲嗵”一聲跳下水,把媽媽小伙伴給救了上來。然后他就走了,沒有留下任何的名字。媽媽說這是她一直很遺憾的事,至今她都不知道這位救命恩人的名字,所以她一直也對我說,當你可以有能力去幫助人家時,一定要盡力幫助別人。
剛才那個是我聽媽媽說的事,而這事卻是真實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事。今年暑假,我95歲的太奶奶和我們一起從飯店用完餐后找不了。在周圍找了很久,還是沒找到,正當我們焦急萬分之時,有一位比我大些的哥哥攙扶著太奶奶來到了我們吃飯的飯店門口,后來我們才知道,太奶奶因為眼睛不好,跟錯了人,走了一段才發(fā)現(xiàn),這些都不是自己的家人,就坐在路邊。正在這時,這位初中生哥哥就扶著她,向一個一個沿街的飯店沿途問過來。終于才找到了。爸爸一定要給這位哥哥好心的報酬,但這位哥哥執(zhí)意不肯收,問他姓名,他也不說,最后害羞地跑走了。這位哥哥真好,我也要象他學(xué)習。
想起這些發(fā)生在我上一代,我身邊的事,我心里就特別溫暖,他們中有普通職工、警察、司機、船夫、學(xué)生或者是出手相助的陌生路人,但他們每一位的行為都是那么可貴,這些不都是當代活雷鋒的真實寫照嗎?雖然雷鋒已經(jīng)遠去,但他的精神影響著一代人又一代人,雖說,現(xiàn)在的社會,誠信不在,道德缺失,但人性最美好的東西:善良、互助、愛心……永遠在每個人的心底銘記。你看,公交車上主動讓座的年輕人,斑馬線上攙扶老人過馬路的小朋友,事故現(xiàn)場積極參與施救的路人……。
只要我們留心,雷鋒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留意,雷鋒就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