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繹宇還記得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事故嗎?在當時的災難中,受害者總計達九百多萬人,并且想要完全消除這場浩劫最少需要八百年。由此我們可看出核雖說是先進科技,但是如果發生意外,會給環境與人類帶來極大的危害。再說說現在全球變暖的問題,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產生過多而造成的。那么,到底是不管一切地發展科學重要呢,還是一切要建立在環保的基礎上?
在《科學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這篇文章里,提到山東省出臺了《關于建設生態山東的決定》,山東省將把生態環境放在第一位,而科技發展則在后位,他們已經認識到環境是進行科技發展的資本和條件,他們將“建設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新山東”。
在讀了這篇文章之后,我不由地想象起了如果不加以保護環境的未來世界的場景:天是灰色的,但是有無數的新型交通工具在空中運行;道路旁邊的風景樹早已飄落下枯枝敗葉,根本沒有一絲生氣與綠色,但道路上卻是車水馬龍,排放的廢氣慘不忍睹;人們的家中高科技家具,家電一應俱全,機器傭人也是成群結對,餐桌上雖然滿漢全席,但都是些人工利用機械養殖,種植,精加工的食物,沒有半點綠色可言……
生活是現代化的,但生命是機械化的,沒有了藍天碧水,沒有了鳥語花香,以前的天藍藍,水藍藍的動人世界,現在只剩下一個包裝精美的癟皮囊!
今年外公家及附近的油菜花很是奇怪,上個星期去看了,是金燦燦的一片,這個星期我再去欣賞的時候,竟然一株株都泛著枯黃色,耷拉著花瓣,原來前幾天下了雨之后就這樣了,當地老百姓都推測是新搬來的化工廠搞的鬼。不管是不是,總和化工廠脫不了干系,化工廠雖然是搞科技的,但它對當地空氣質量及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危害!
我們以后真的要生活在一個死氣沉沉,沒有綠色的世界中嗎?現在我們還有機會選擇說“不!”
科學家們也已經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設計出了許多新型節能環保型的高科技產品,如太陽能汽車,節能型電腦,節能電燈等等,諸如此類的節能產品在市場上已是應接不暇,2024年8月份,深圳也將舉行國際節能產品展覽會,這可以反映出人類已經在對環境與科學之間的關系做出了一定的調節。我希望相關部門應考慮遷移在居民點附近的一些化工廠等排放大量廢氣的企業部門,給居民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我國的科學教育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除了要對青少年進行教育之外,還要對人們的生活質量負責。
發展科學固然是重要的,但一切的發展都應該建立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礎上進行。縱然科技是多么的發達,但是卻因為過多地利用自然資源而污染環境,破壞環境,這是很不值得的。環境保護也是一門科學,希望我們大家應該好好珍惜我們所處的環境,畢竟地球只有一個,我們的母親只有一個,她不是萬能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