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常,時光總能磨平一個人的棱角。
——富蘭克林
伴隨著從耳邊呼嘯而過的汽車鳴笛聲,我穿梭過來來往往的人群,來到了小區門口。只見一輛輛不知牌名的車子征擁擠在小區門口,門旁穿著綠色的制服的保安,正用自己的手指引著方向。
目光正掃蕩過一切,突然,我的眼神聚焦到一位略顯老態的保安身上。嗯,我認識他——褶皺的臉上略顯出分明的棱角,可見他已經不再年輕了。綠色的制服比起別人的,也早已是被洗得泛黃,連袖口都被用黑色的毛線給縫了又逢。再瞧瞧他的鞋——我的天!這雙皮鞋是經過了多少時光的打磨,竟變成了一雙“布鞋”!唯有鞋的輪廓,才使人依稀明了它的前身。
腳步再走近些,我聽見了他那不吻合外表的年輕的嗓音,正指導著一輛輛的車子有序的進入小區。她的那雙手,正在寒風的刻印下根線的衰老。近些,再近些,我已經看到了她的手上布滿了老繭,粗大的青筋好像在顯示他已不再年輕。
一個男人,是要做大事的。
在他堅毅剛強的臉上,我看見了做為一個男人的隱忍。一個男人,有頭有腳,本該外出闖出一片天地,卻被迫窩在如此一個彈丸之地,也僅僅只能用微薄的工資來養家糊口。
他是不甘心的,也是不愿!我曾和她有過這樣的對話:
“大叔,你為什么要干這行?”
“嘿,小伙子,我可不是大叔。要說我為何干這行,沒文化唄!”
“那你為什么又干這么多年,不升職呢?
“我老家是個窮地方,都是農民,升不上職的!”
好一個淳樸的農民!好一個農民的保安!但是時間流去,到現在,他變老了,變得圓順了,卻不變真心,這一切的原因,都是這個有著巨大壓力的社會!
我讀過一篇文章,是楊絳寫的《老王》。在他筆下的“老王”也就是這么一個人:老實巴交,有情有義,善良。
他呢?是個老實厚道的老好人,也是一個關心住戶,盡職盡守的善良人。但始終不管如何,他就是這么的一個都市農民!
并非是一日間點滴的片段,而是時時刻刻的影像。他總能在淳樸間找到些什么。每每撿起一個破舊的塑料垃圾圈兒,又或是帶著尖利銳角的碎玻璃瓶,他的眼神總是淡定的,堅忍的。
“保安”一個多么平凡卻又厚重的字眼啊!當他背負上時,就像老王背負上破舊的三輪車一樣。他也有家,他把他的兒女接到了蕭山,而他的妻子呢,卻是一位不干活的家庭主婦!
他苦,和“老王”一樣苦,但他卻咬咬牙,熬了過來,多堅強的男人!
反觀我們現在的生活,吃得好,穿得暖,學得上,幾乎是樣樣都不用愁的。那么,我們是否應該珍惜現在的生活,現在美好的時光呢?
走進身邊的“老王”吧!別讓歲月磨盡了一切,甚至磨盡了人一生中最淳樸的善良!深呼吸一股愛,傳化為言行感染你我。
愛像一把火,燃燒在冰潔的午夜。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