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媽媽的愛”,很多人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這首描寫母愛的詩句。是的,這首詩中所描繪的是母愛是那樣質樸、那樣慈祥,它形象地表達著億萬母親對兒女們的無限掛念和愛戀。
而我的媽媽給我的愛可不只是牽掛這么簡單,下面就和我一起看看我的媽媽是怎樣愛我的吧!
我的媽媽是個地地道道的“白領”,就是很多人常說的有思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素養的“四有”新女性。她自強、自立、自信,工作上積極進取,生活中盡善盡美,所以她對我的愛也是既傳統又現代、既嚴厲又溫柔的。
記得在我三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因為調皮不小心頭從沙發上摔了下來,頭碰到了桌角上,我大哭起來,奶奶急忙抱起我,一邊哄一邊用手拍打桌角,嘴里還叨念著:“誰讓你磕我們大靖靖、誰讓你磕我們大靖靖,該打、真該打!”看到奶奶替我出氣,我也不哭了,從奶奶懷里跳出來,學著奶奶的樣子拍打著桌子說:“打你、打你,臭桌子,摔靖靖”,正在我和奶奶打得起勁的時候,媽媽下班回來了,看到這一幕,媽媽陽光燦爛的臉上頓時泛起了烏云,媽媽抱起了我,輕聲問道:“靖靖,能告訴媽媽你為什么要打桌子嗎?”我向媽媽講述了事情的經過,我以為媽媽也會像奶奶一樣替我出出氣呢,可是媽媽卻放下了我,輕輕地撫摸著桌子,嘆著氣說:“哎,對不起,桌子寶寶,靖靖太調皮了,把你碰疼了吧!阿姨幫你吹吹吧!”接著,媽媽就輕輕地對著桌子吹了兩下。我好奇地說:“媽媽,桌子不會說話呀!”媽媽笑著對我說:“對呀,桌子既不會說話,也不會動,所以應該是靖靖碰了桌子的頭而不是桌子磕了靖靖的頭,應該是靖靖做錯了呀!”媽媽的話讓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是自己做錯了。
還記得在我四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媽媽從內蒙旅行回來,帶回來很多的奶干和奶片,各式各樣的,饞得我口水直流,趁媽媽不注意,我把所有的袋子全打開了,每一樣都嘗了個鮮。媽媽過來看到以后氣壞了,訓斥我說:“靖靖,你知道嗎,這些食品如果都打開了,遇到空氣就會變質,就放不住了,你自己想辦法挽回吧,如果想不到好辦法,媽媽就真的生氣了,后果很嚴重!”媽媽態度很嚴厲,我嚇壞了,情急之下,我想到了媽媽給我的暗示:“遇到空氣會變質”,對呀,那我就讓它遇不到空氣不就可以了嗎,于是我把抽屜全都打開,把食品袋一個一個的放在上面,再把抽屜推上,袋子就被緊緊地夾住了,食品被封住了,媽媽看到后,開心地說:“真棒,靖靖學會了思考!”這樣的事還有很多呢,比如,當我對自己的學習成績沒有信心的時候,媽媽給我鼓勵;當我為了背誦一段演講稿焦頭爛額的時候,媽媽教我方法;當我想要放棄競爭紀律委員的時候,媽媽告訴我要相信自己。
當然,我的媽媽也很溫情,在我生病的時候她會守護著我,在我玩耍的時候她會看護著我,在我需要她的時候她會呵護著我。這就是我的媽媽給我的愛,是不是很與眾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