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坡觀瀑》翻譯及注釋
松底秋風翻兩袂,雜隨婦孺探勝地。
長谷橫出小天池,斗下犖確沙石碎。
再折冥徑路絕,披拂榛莽穿荒翳。
衣牽發甫脫免,亂石磊磊堆無次。
輿人擲我劍負行,跳踐圓尖鋒刃銳。
俄驚轟騰聲震壑,瞥雙白龍竄巖背。
潴為潭水清且深,苔痕草色浸蒼翠。
更循鐵壁尋瀑源,或挾而登蹲而憩。
突兀銀潢一道開,鬼斧劈削靈槎逝。
吹瀉崢嶸復蜿蜒,疑是驪龍抱珠睡。
云中見首獨垂胡,下飲碧海光景麗。
蒸浮日氣生綺文,投浴幾輩歐鳧戲。
列坐盤石羅酒,箕踞窺瞰神魂醉。
獲此奇勝冠山北,唐宋諸賢所未至。
鑿空忠今十載前,始遭??桶l其秘。
頗悟造物無盡藏,亦緣阻險保幽邃。
衰老力弱摹狀窮,安得柳州為作記。
陳三立簡介
唐代·陳三立的簡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詩人”之譽。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陳三立的詩(18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