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箴
酒箴。兩漢。揚雄。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滿懷。不得左右,牽于纆徽。一旦叀礙,為瓽所轠。身提黃泉,骨肉為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 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fù)借酤。常為國器,讬于屬車。出入兩宮,經(jīng)營公家。由是言之,酒何過乎?
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而近危。酒醪不入口,臧水滿懷。不得左右,牽于纆徽。一旦叀礙,為瓽所轠。身提黃泉,骨肉為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
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fù)借酤。常為國器,讬于屬車。出入兩宮,經(jīng)營公家。由是言之,酒何過乎?
酒箴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文章載在《漢書·陳遵傳》中,為什么《陳遵傳》中有這篇文章呢?原來陳遵有個好友張竦,與他的個性恰恰相反。揚雄的文章從字面上看去好象是歌贊酒器的,這正合陳遵的胃口。于是他引用來和張竦抬杠陳遵不過斷章取義而已。
酒箴鑒賞
從表面看來,原文是說水瓶樸質(zhì)有用,反而易招危害,酒壺昏昏沉沉,倒能自得其樂。讀者如不能體會揚雄的本意所在,也會產(chǎn)生不良印象,因此,后來柳宗元又作了一篇,將揚雄的話反過來,從正面敘說,另成一篇很好的文章《瓶賦》。其實也是相反而適相成的。
乍一看,揚雄這篇典型的狀物小賦,著力描述的是兩種盛器的命運:水瓶質(zhì)樸有用,反而易招損害;酒壺昏昏沉沉,倒能自得其樂。然而,請注意開篇那句話:“子猶瓶矣。”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意圖在借器喻人。揚雄其人患有口吃,不善言談,但文名頗盛。他的這篇《酒箴》,用的當(dāng)是曲筆,反話正說,語近旨遠(yuǎn),正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其良苦用心,無非是要諫勸世人:莫為酒惑,應(yīng)近君子而遠(yuǎn)小人。
揚雄簡介
唐代·揚雄的簡介
![揚雄](/d/file/p/c8e495c4ed13ad5751356f50ca2bebb1.jpg)
揚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漢族。西漢官吏、學(xué)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zhèn))人。 少好學(xué),口吃,博覽群書,長于辭賦。年四十余,始游京師,以文見召,奏《甘泉》、《河?xùn)|》等賦。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王莽時任大夫,校書天祿閣。揚雄是即司馬相如之后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所謂“歇馬獨來尋故事,文章兩漢愧楊雄”。在劉禹錫著名的《陋室銘》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為揚雄。
...〔 ? 揚雄的詩(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