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后遇恩不沾
放后遇恩不沾。唐代。李白。 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東風日本至,白雉越裳來。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何時入宣室,更問洛陽才。
[唐代]:李白
天作云與雷,霈然德澤開。
東風日本至,白雉越裳來。
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
何時入宣室,更問洛陽才。
天作雲(yún)與雷,霈然德澤開。
東風日本至,白雉越裳來。
獨棄長沙國,三年未許回。
何時入宣室,更問洛陽才。
譯文
天上雷鳴電閃,風起云涌,原來是皇上春霖密布,皇恩大開。
東至日本,南到曾經(jīng)貢獻白羽雉雞的越南都享受到這次皇恩。
可是我卻像漢朝的賈誼,流放在南方,已經(jīng)三年了,還不赦回。
什么時候再把我招入皇宮,問我天下大計,讓我能夠施展才華呢?
注釋
霈然:雨盛的樣子。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為瑞鳥。
長沙:用西漢賈誼典故。賈誼曾被貶長沙三年。
宣室:也是用賈誼典。宣室是未央宮的正殿,賈誼遭貶后,漢文帝在宣室祭神后接見了他。
放后遇恩不沾創(chuàng)作背景
一般認為此詩作于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流放途中。也有人認為李白此詩的系年不應為公元758年(乾元元年),而是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春天。首先,此詩首聯(lián)中的“云雷”不是“雷雨”,不能說是李白欲求“赦宥”;其次,與李白其它流夜郎詩聯(lián)系,可知此詩作于流放結束之后。
唐代·李白的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 李白的詩(963篇) 〕
宋代:
任希夷
只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
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隻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
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
江源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里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肩輿一霎度層岡,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闕直窮千裡目,思鄉(xiāng)欲斷九回腸。
謾憐我輩身多病,獨喜吾民歲屢穰。此去綦江應不遠,淩晨呼仆束輕裝。
明代:
佘翔
北斗天高不可從,靈巖壁立翠重重。松間此日來雙鶴,云里何年駐六龍。
短褐朝元隨羽節(jié),空山采秀躡仙蹤。日斜笑倚盧敖杖,谷口西風落暝鐘。
北鬥天高不可從,靈巖壁立翠重重。松間此日來雙鶴,雲(yún)裡何年駐六龍。
短褐朝元隨羽節(jié),空山采秀躡仙蹤。日斜笑倚盧敖杖,谷口西風落暝鐘。
:
歐大任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云亭。
一氈南去客為星,自愛名山手勒銘。叱石洞門含雨白,擷蘭溪色入船青。
綵毫蚤擅詞人賦,絳帳今傳博士經(jīng)。何可鴟夷無爾輩,濁醪應到子雲(yún)亭。
唐代:
王建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墻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
戴勝誰與爾為名,木中作窠牆上鳴。聲聲催我急種谷,
人家向田不歸宿。紫冠采采褐羽斑,銜得蜻蜓飛過屋。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