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袁伯修
寄懷袁伯修。明代。陶望齡。 楚袁蕭灑似龐公,十載交游伯仲中。尺素懷人勞強飯,一瓶餉遠笑擎空。總無兒女謀身易,示有威儀與俗同。苦憶西郊共攜手,江南今已楝花風。
[明代]:陶望齡
楚袁蕭灑似龐公,十載交游伯仲中。
尺素懷人勞強飯,一瓶餉遠笑擎空。
總無兒女謀身易,示有威儀與俗同。
苦憶西郊共攜手,江南今已楝花風。
楚袁蕭灑似龐公,十載交遊伯仲中。
尺素懷人勞強飯,一瓶餉遠笑擎空。
總無兒女謀身易,示有威儀與俗同。
苦憶西郊共攜手,江南今已楝花風。
唐代·陶望齡的簡介
陶望齡(1562~1609),字周望,號石簣,明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明萬歷十七年(1589),他以會試第一、廷試第三的成績,做了翰林院編修,參與編纂國史;曾升待講,主管考試,后被詔為國子監祭酒。陶望齡為官剛直廉潔,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學為最大樂事。他把做學問也當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學人有時也稱他為歇庵先生。陶望齡生平篤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學說,認為這是最切實際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詩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莊》12卷、《天水閣集》13卷。
...〔
? 陶望齡的詩(46篇) 〕
:
沈鍊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
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顏。致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
玉沉當自見,珠去有時還。劉曜乃何人,隱居管涔山。
童子持寶劍,再拜揚玉顔。緻辭且敬獻,留佩聲潺潺。
宋代:
陳瓘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宋代:
陳紀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
唾壺壯氣已休休,呼酒田翁與動酬。
九十日春長是雨,三千丈發總緣愁。
元代:
方回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
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
樓南紅氣滿霜天,新霽湖山曉色妍。
七日喜逢長至日,百年慚到古稀年。
:
趙瑗妾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
桃花高浪幾尺許,銀石沒項不知處。
兩兩鸕鶿失舊磯,銜魚飛入菰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