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昭素
懷昭素。明代。陶望齡。 良會不可值,我行何所之。疾如臨老別,愁問隔年期。霜落開帆重,天寒去雁遲。殷勤驛樓月,得似漢京時(shí)。
[明代]:陶望齡
良會不可值,我行何所之。
疾如臨老別,愁問隔年期。
霜落開帆重,天寒去雁遲。
殷勤驛樓月,得似漢京時(shí)。
良會不可值,我行何所之。
疾如臨老別,愁問隔年期。
霜落開帆重,天寒去雁遲。
殷勤驛樓月,得似漢京時(shí)。
唐代·陶望齡的簡介
陶望齡(1562~1609),字周望,號石簣,明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明萬歷十七年(1589),他以會試第一、廷試第三的成績,做了翰林院編修,參與編纂國史;曾升待講,主管考試,后被詔為國子監(jiān)祭酒。陶望齡為官剛直廉潔,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學(xué)為最大樂事。他把做學(xué)問也當(dāng)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學(xué)人有時(shí)也稱他為歇庵先生。陶望齡生平篤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學(xué)說,認(rèn)為這是最切實(shí)際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詩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莊》12卷、《天水閣集》13卷。
...〔
? 陶望齡的詩(46篇) 〕
元代:
張翥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月似二年前好。人比二年前老。今夕又鯨川,但欠酒杯傾倒。聞道。聞道。三徑漸荒秋草。
南北朝:
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唐代:
龔詡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紅衣落盡翠盤傾,浣我清波一鑒明。說與兒童須摘盡,莫留馀葉引秋聲。
清代:
顧炎武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fēng)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大海天之東,其處有黃金之宮,上界帝子居其中。
欲往從之,水波雷駭。幾望見之,以風(fēng)為解。徐福至彼,止王不來。
:
羅頎
積木連檣杳,煙濤絕域均。
星河插天秤,日月轉(zhuǎn)波輪。
積木連檣杳,煙濤絕域均。
星河插天秤,日月轉(zhuǎn)波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