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高風亮節 | 高尚的品德;堅貞的節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 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余謂淵明高風峻節,固已無愧于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毛澤東《組織起來》:“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這就是說,群眾有偉大的創造力。”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打開天窗說亮話’,還不是等姓賈的過來盡點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們老爺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請經過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個好辦法來。 | |
事后諸葛亮 | 比喻事后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 | 向春《煤城怒火》第二二章:“不是我事后諸葛亮,決定拉武裝時我就說過,我們不拉出去,郭忠還可以存在,因為引不起小島的注意。” |
眼明心亮 |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 |
擦亮眼睛 | 保持高度的警覺,不被蒙騙。 | 浩然《艷陽天》第42章:“他要大家擦亮眼睛,看清方向,穩住心思,不要被一時風吹草動迷糊住。” |
鮮眉亮眼 | 猶言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 | 《快心編三集》第四回:“雖則做個小丑腳色,臉嘴原好,鮮眉亮眼,是個乖巧的人。” |
貞風亮節 | 猶言高風亮節。 | 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銘》:“高明遠德,系軌于時;貞風亮節,流聲累葉。” |
心明眼亮 | 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 南北朝 王儉《褚淵碑文》:“風儀與秋月齊明,音徽與春云等潤,韻宇弘深,喜慍莫見其際,心明通亮,用人言必由于己。” |
明光锃亮 | 見“明光爍亮”。 | 《新華文摘》1983年第3期:“又站在一旁端詳一會兒,確信自行車已經明光锃亮,纖塵不染,才古怪地噓了一口長氣。” |
亮亮堂堂 | 指光線很明亮。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4章:“但少安媽收拾的湯清水利,亮亮堂堂的,這現在完全成了個黑山水洞!” |
淑質貞亮 | 淑:善良;貞:堅貞;亮:誠信質直。品質善良,為人誠信質直。 | 漢·孔融《薦禰衡表》:“字正平,淑質貞亮,英才卓礫。” |
打開窗戶說亮話 | 指直率而明白地講出來。 | 朱自清《哀互生》:“人是可以互相愛著的,除了一些成見已深,不愿打開窗戶說亮話的。” |
東方不亮西方亮 | 比喻這里行不通,別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 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國是一個大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沒有回旋的余地。” |
清風亮節 | 喻人品格高尚,節操堅貞。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八卷:“然司空圖清風亮節,唐季忠臣。” |
明光錚亮 | 見“明光爍亮”。 | 西虹《家》:“窗戶上的大玻璃明光錚亮。” |
漂漂亮亮 | 指外形美觀,鮮明。 | 老舍《正紅旗下》:“好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而在香爐里走十里八里,到了親友家已變成了土鬼。” |
明光爍亮 | 光亮耀眼。 | 袁靜《新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牛小水他們往他倆身上一搜,馬上把那兩卷票子,兩個寶石戒指,一條明光爍亮的金鏈子搜了出來。” |
油光晶亮 | 形容非常光滑明亮。 | 茅盾《泡沫·第一個半天的工作》:“雪白西裝領上一個油光晶亮的頭和兩個燙得蓬蓬松松的頭斗成個‘品’字。” |
英風亮節 | 高尚的風格和節操。 | 毛錡《悼念周恩來總理》詩:“可欽可敬的周總理,英風亮節堪師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