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猙獰可畏 | 猙獰:狀貌兇惡。狀貌兇惡,讓人畏懼。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鷹虎神》:“郡城東岳廟,在南郭大門左右,神高丈余,俗名鷹虎神,猙獰可畏。” |
獰髯張目 | 猶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 清·王韜《甕牖馀談·賊中悍酋記》:“曾賊知軍門自至,突出欲擒之,獰髯張目,勇氣百倍,直呼軍門名。” |
猙獰面貌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鄧小平《敵占區(qū)的組織工作與政策運用》:“我們一方面要領導群眾爭取斗爭的勝利,一方面必須充分暴露敵人的猙獰面貌。” |
面目猙獰 | 猙獰:面目兇惡。形容面目兇狠可怕。亦作“面貌猙獰”、“猙獰面目”。 | 清·吳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還有兩人……都是身材驕健,面目猙獰。” |
猙獰面目 | 形容兇惡的相貌。 | 《塞上行·行紀·憶西蒙》:“兩個蒙古青年騎快馬而來,下馬入帳,以猙獰面目,厲聲問我要票。” |
猙獰面孔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毛澤東《論反對帝國主義的策略》:“如果民族資產(chǎn)階級是同地主買辦一模一樣,以賣國賊的猙獰面孔出現(xiàn),爭取領導權的任務就大可取消,至少也可以減輕了。” |
面貌猙獰 | 猙獰:樣子兇惡。形容面貌兇惡可怕。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30卷:“一個個身長臂大,面貌猙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