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 | 明·沈璟《義俠記·除兇》:“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td>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鄧小平《辦好學校,培養干部》:“過去我們想請各行各業開個名單,提高一些人的工資,說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現?!?/td>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魯迅《經驗》:“然而也有經過許多人經驗之后,倒給了后人壞影響的,如俗語說‘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
各自為政 | 指各自在職權范圍內按照自己的主張行事;不互相配合。比喻不考慮全局;各搞一套。 | 左丘明《左傳 宣公二年》:“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td> |
人各有志 | 指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志向。 | 晉 陳壽《三國志 管寧傳》:“太祖曰:'人各有志,出處異趣。'” |
天各一方 | 各在天底下的一邊。形容離別后各居一地;相距遙遠。 | 漢 蘇武《詩》:“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td> |
各式各樣 | 謂多種不同的式樣、種類或方式。 | 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陽曬得馬路上的柏油發軟,汽車輪輾過,就印成了各式各樣的花紋?!?/td> |
各就各位 | 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 | 徐遲《漢水橋頭》:“所有的人已各就各位,擺好了陣勢。” |
各盡所能 | 各人盡自己的能力去做。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曹褒傳》:“漢遭秦余,禮壞樂崩,且因循故事,未可觀省,有知其說者,各盡所能?!?/td> |
各有千秋 | 每個人都有可以流傳久遠的特長。比喻各有所長;各有優點。千秋:千年;指流傳久遠。 | 老舍《四世同堂》:“你們祁家弟兄是各有千秋!” |
各種各樣 | 具有多種多樣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種類。 | 朱自清《萊茵河》:“坐在輪船上兩邊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種各樣的堡壘歷歷的從眼前過去?!?/td> |
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 八仙:傳說的仙人,即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鐵拐李、曹國舅、韓湘子、藍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辦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td> |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 | 比喻為人做事像變戲法一樣,各有各的巧妙之處。 | 魯迅《現代史》:“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鋵嵤窃S多年間,總是這一套,也總有人看。” |
各得其所 | 原指各人都得到滿足。后指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 | 《周易 系辭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別人的事。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難逢夫》:“王定拜別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td> |
各顯神通 |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顯身手。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1回:“正是八仙過海,獨自顯神通?!?/td> |
各從其志 | 從:聽任;志:志向。各人執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伯夷列傳》:“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
各抒己見 | 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4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
各有所長 | 長:長處、優點。各有各的長處、優點。一般多指人才而言。 | 《管子 形勢解》:“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長,不任其所短,故事無不成,而功無不立。亂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長所短也?!?/td> |
各自為戰 | 指各自獨立行戰。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君王能自陳以東傅海,盡與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以與彭越;使各自為戰,則楚易敗也?!?/td> |
物各有主 | 主;主人。世間萬物各有其所屬。 | 宋·蘇軾《赤壁賦》:“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td> |
各行其志 | 見“各從其志”。 | 《北史·宇文孝伯傳》:“尉遲運懼,私謂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禍,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為臣為子,知欲何之!且委質事人,本徇名義,諫而不入,將焉逃死?足下若為身計,宜遠之。’于是各行其志?!?/td> |
各為其主 | 各人為自己的主人效力。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關羽傳》:“彼各為其主,勿追也?!?/td> |
各有所愛 | 愛:喜愛,愛好。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 | 傅光明《從老舍之死看老舍的幽默與悲劇意識》:“自然,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口味不可強求?!?/td> |
各持己見 | 持:堅持;保持;見:意見、見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見解。 | 清 黃鈞宰《金壺浪墨 堪輿》:“甚至徒毀其師,子譏其父,各持己見,彼此相非?!?/td> |
各抒所見 | 見“各抒己見”。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中國歷代帝王繼統,分有常尊,然而明良喜起,吁咈庚歌,往往略分言情,各抒所見?!?/td> |
各執己見 | 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 | 《人民文學》1976年第3期:“兩人爭辯到這兒,就有點各執己見,擱不下來?!?/td> |
各色名樣 | 色:種類。各種類別,各種式樣。 | |
各奔前程 | 奔:奔向;程:道路;前程:前途。各走各的道;尋找自己的前途。比喻各人向自己確定的目標前進。 | 元 無名氏《張協狀元 貧女乞食回鄉》:“方信相逢不下馬,也須各自奔前程?!?/td> |
各個擊破 | 各個:逐個;擊:攻。軍事術語。指利用優勢兵力將被分割開的敵軍一部分一部分消滅。有時也比喻將問題逐個解決。 | 毛澤東《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集中紅軍相機應付當前之敵,反對分兵,避免被敵人各個擊破?!?/td> |
各有所短 | 短:不足。各有各的不足。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及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
各不相謀 | 謀:商量,計義。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辦事,不互相商量。 | 《論語·衛靈公》:“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
各顯身手 | 各:各自;顯:表現,顯露;身手:本領。各自顯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 | 曾樸《孽?;ā返?5回:“到了現在,可已到了爐火純青的氣候,正是弟兄們各顯身手的時期?!?/td> |
各有巧妙不同 | 比喻為人做事像變戲法,各自有其靈巧奧妙的變化。 | 《上饒集中營·煉獄雜記》:“個別談話……或先軟后硬,或先硬后軟,或忽硬忽軟,各有巧妙不同。” |
各安生業 | 各自安于賴以生活的職業。生業:謀生之業。 | 《北史 隋煬帝紀》:“輕徭薄賦,比屋各安其業?!?/td> |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 比喻處理事情必尋負主要責任的人。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六回:“武松捋起雙袖,握著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只要實說,對我一一說知武大死的緣故,便不干涉你!’” |
各有所好 | 好:愛好。各人有各人的愛好。指人的愛好出自人的本性,只應聽其自然。 | 唐·蕭穎士《仰答韋司業垂訪五首》:“緬懷云巖路,欲往無由緣;物各有所好,違之傷自然?!?/td> |
各色人等 | 色:種類;人等:人們。社會上各種職業各個階層的人們。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61回:“各色人等,務望各安本分,勿再稍事紛擾,自召虛驚。” |
各執一詞 | 執:堅持。各人堅持各人的說法。形容意見不一致。 | 巴金《春》:“她看見王氏和覺民各執一詞,不能斷定誰是誰非?!?/td> |
各不相讓 | 讓:歉讓?;ゲ恢t讓、讓步。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歷)害一天?!?/td> |
各取所長 | 指要善于運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長處。 | 唐·吳兢《貞觀政要》:“用人如器,各取所長?!?/td> |
各人自掃門前雪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明 張鳳翼《灌園記 后識法章》:“進去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td> |
各奔東西 |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東西?!?/td> |
各打五十大板 | 各:各自。給雙方同樣的待遇或不分清責任,讓雙方共同承擔責任。 | 劉心武《鐘鼓樓》第五章:“七姑‘各打五十大板’地尖聲評論說:‘這是怎么回子事喲?瞧你們請來的這些個人!’” |
各盡其責 | 各:各自,每個;盡:完全;責:職責。指每個人要盡到自己的職責。 | |
各取所需 | 各自選取自己所需要的。 | 巴金《在尼斯》:“讀者們不是一塊鐵板,他們有各人的看法,他們是‘各取所需’?!?/td> |
各門各戶 | 各:各自。各自立有自己的門戶。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1回:“各門各戶的,你有本事排揎你們那邊的人去!” |
各霸一方 | 各:各自;霸:強橫占據。指憑借勢力各自稱霸一個地方。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td> |
各擅勝場 | 擅:獨攬;勝場:勝利之場。各自擅長一行絕技 |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上卷:“而三家中,太白近樂府,右丞、蘇州近古詩,又各擅勝場。” |
各安生理 | 各:各個;生理:職業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從事自己的職業,過自己的生活。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82回:“我去高老莊探親,哥哥去花果山稱圣,白龍馬歸大海成龍……我們都各安生理去也。” |
各色各樣 | 猶言各式各樣。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87回:“卻說盛公子一派話兒,把官親投任的人,各色各樣,形容的一個詳而且盡。” |
各有所職 | 各人有各人負責的事。比喻分工明確。 | 《周禮·天官·冢宰》高官分職注:“各有所職,而百事舉?!?/td> |
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 | |
各如其意 | 各:各自;如:如愿。指各自都如愿以償。 | 西漢·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每詔令議義,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于是乃以為能不及也?!?/td> |
各司其事 | 司:主管,經營。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攤事。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四回:“今日便須派定路數,各司其事?!?/td> |
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輕:輕視。各人以自己的長處去輕視別人的不足。 |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 |
各有利弊 | 各:各自;弊:害處。指事物的作用有好處也有壞處。 | 劉少奇《論黨內斗爭》:“這些辦法,這些道路,對我們當時情況又各有利弊?!?/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