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學,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大宋宣和遺事 亨集》:“徽宗叫苦不迭,向外榻上忽然驚覺來,嚇得渾身冷汗。” |
床上迭床 | 同“床上施床”。 | |
措手不迭 | 措手:著手處理;不迭:一下子。指手忙腳亂。形容做事敏捷。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1卷:“薛明看見軍伍散亂,心中著忙,措手不迭,被鐘明斬于馬下。” |
壓肩迭背 | 迭:重迭。形容觀看的人極多。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壓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
架屋迭床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魏晉已來,所著諸子,理重事複,遞相模學,猶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重巒迭巘 | 同“重巒迭嶂”。 | |
八音迭奏 | 八音:古代對樂器的統稱;迭:交互,輪流。八類樂器輪番演奏。表示器樂齊全,演奏場面盛大。 | 《晉書 樂志下》:“八音迭奏,雅樂并作。” |
比肩迭踵 | 形容人多。迭踵,腳尖踩腳跟。 | 清 陳康棋《郎潛紀聞》卷一:“遼沉舊人,勝朝遺耈,比肩迭踵,同掌絲綸。” |
層出迭見 | 指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 清 紀昀《<水經注>目錄后校記》:“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迭見,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余字者。” |
駢肩迭跡 | 同“駢肩累跡”。 | |
迭嶂層巒 | 嶂:形勢高險像屏障的山。層:重。巒:就是連著的山。形容山巒重疊,連綿不斷。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二十九:“迭嶂層巒,點點蒼苔鋪翡翠。” |
迭為賓主 | 輪流做主人請客。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九卷:“有時迭為賓主,不過清茶寡飯,不設酒肴,以此為常。” |
重規迭矩 |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 《三國志·蜀書·郤正傳》:“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
重巖迭障 | 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 唐 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迭嶂何孱顏。” |
重巒迭嶂 | 巒:連綿的山。山峰一個連著一個,連綿不斷。 | 唐 徐光溥《題黃居寀秋山圖》:“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迭嶂何孱顏。” |
比肩迭跡 | 肩膀相靠,足跡相迭。形容人多。 | 唐 柳宗元《與友人論為文書》:“榮古虐今者,比肩迭跡。” |
層巒迭嶂 | 巒:山峰;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層、迭:重復,一層加上一層。形容山峰起伏,連綿重迭。 | 清 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此則層巒迭嶂,與江勢爭雄峭。 |
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 逢:遭逢,遇見;迭:一層加上一層。遇到山則打通道路,遇見水則架起橋梁。比喻不畏艱險,打通前進道路上的重重障礙。 | 元·關漢卿《哭存孝》第二折:“三千鴉兵為先鋒,逢山開路,遇水迭橋。” |
一迭連聲 | 迭:重復。一遍又一遍接連地說。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6回:“左右一迭連聲道:‘帶婦人,帶婦人。’那婦人卻動也不動。” |
層見迭出 | 接連不斷地多次出現。 | 《文獻通考 經籍五二》:“于是緣業之說,因果之說,六根、六塵、四大、十二緣生之說,層見迭出,宏遠微妙。 |
乘虛迭出 | 虛:空虛、弱點。迭:屢次。指軍事上向對方沒有設防或兵力薄弱的地方進攻。 | 《三國志·袁紹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 |
亞肩迭背 | 肩壓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擁擠。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3回:“武松在轎上看時,只見亞肩迭背,鬧鬧穰穰,屯街塞巷,都來看大蟲。” |
重巖迭嶂 | 見“重巖迭嶂”。 | |
陽關三迭 |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三迭:反復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后也比喻離別。 | 唐 王維《渭城曲》詩:“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規重矩迭 | 謂合乎規矩法度。 | |
支床迭屋 | 猶迭床架屋。喻重復。 | |
迭矩重規 | 規與規相重,矩矩與相迭,度數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動靜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復。 | 《三國志 蜀書 郄正傳》:“君臣協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動若重規,靜若迭矩。” |
挨肩迭背 | 形容人群擁擠。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當日看的是挨肩迭背。 |
三迭陽關 | 三迭:反復歌唱某一句;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南。原指古代送別的曲調。后也比喻離別。 | 唐·王維《渭城曲》詩:“渭城朝雨浥清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重床迭屋 | 見“重床迭架”。 | |
堆金迭玉 | 形容財富極多。 | 唐 韓愈《華山女》詩:“抽釵脫釧解環佩,堆金迭玉光青熒。” |
煎鹽迭雪 | 煎鹽:提煉白色精鹽;迭:堆迭;迭雪:堆迭的白雪。像晶瑩潔白的精鹽和雪一樣。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那江里的白頭浪茫茫一片,就如煎鹽迭雪的一般。” |
重垣迭鎖 | 重復的垣墻,重迭的鎖鑰。指深宮內苑,防護嚴密。 | |
遇水迭橋 | 遇水阻攔,就架橋通過。形容不怕阻力,奮勇前進。 | |
重床迭架 | 比喻重復繁多。 | |
重珪迭組 | 謂世代連續做官。 | |
重三迭四 | 見“重三迭四”。 | |
連云迭嶂 | 連云:與云相連;迭:重疊;嶂:山峰。山峰高聳入云,重疊連綿。 |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杜少陵》:“‘意欲鏟選嶂’。則注云:袁盎曰:‘諸侯欲鏟連云迭嶂,而造物夫復如何?’” |
更唱迭和 | ①彼此唱和。②亦作“更唱迭和”。相互以詩詞酬答。③指互相呼應配合。 | 戰國·楚·宋玉《高唐賦》:“當年邀游,更唱迭和,赴曲隨流。”清·錢泳《履園叢話·園林·逸園》:“太史之女曰蘊玉者,自號生香居士,亦能詩,與在山更唱迭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