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藥治病毒。喻指用對方使用的厲害手段制服對方。 | 宋 羅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積,巴菽殂葛猶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刮骨去毒 |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肩作創,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
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 | 君子:有才德的人;丈夫: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對仇敵要痛恨,打擊要堅決徹底。指壞人心狠手辣。 | 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叵奈楊景無禮。” |
晏安鴆毒 | 晏:安逸;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其羽毛泡酒,有劇毒。指貪圖享樂等于喝毒酒自殺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 |
宴安鴆毒 | 比喻耽于逸樂而殺身。 | 《左傳 閔公元年》:“宴安鴆毒,不可懷也。”杜預注:“以宴安比之鴆毒。” |
蜂蠆有毒 | 比喻惡物雖小,但能害人。 |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二年》:“君其無謂邾小,蜂蠆有毒,而況國乎?” |
毒蛇猛獸 | 泛指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的動物。比喻貪暴者。 | 孫中山《民權主義》第一講:“在人同獸爭的時代,因為不知道何時有毒蛇猛獸來犯,所以人類時時刻刻不知生死。” |
燕安鴆毒 | 見“燕安酖毒”。 | 宋·朱熹《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張公行狀》下:“今不幸建康則宿弊不可革,人心不可回,王業不可成,且秦檜二十年在臨安為燕安鴆毒之計,豈可不舍去之而新是圖。” |
荼毒生民 | 荼毒:毒害,殘害。指殘害人民。 | 唐·李華《吊古戰場文》:“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民,萬里朱殷。” |
荼毒生靈 | 荼毒:毒害、殘害;生靈:指百姓。指殘害人民。 | 宋 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 德祐表詔》:“庶免大軍前去,荼毒生靈。” |
狼猛蜂毒 | 形容人兇狠毒辣。 | 《南齊書·王融傳》:“夫虜人面獸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經,虧違地義。” |
宴安鳩毒 | 宴安:貪圖安逸、享樂;鳩毒:喝毒酒自殺。安樂就象毒藥。指貪圖享受就等于喝毒酒自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閔公元年》:“宴安鳩毒,不可懷也。” |
燕安酖毒 | 謂沉溺于安逸享樂,猶如飲毒酒自殺。 | |
五毒俱全 |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種動物。指違法亂紀,各種壞事都做。 | 王朔《過把癮就死》:“本來是掏個錢包進了監獄,出來就五毒俱全了。” |
毒藥苦口 | 毒藥:攻毒的藥物。比喻尖銳的批評雖然像毒藥一樣苦口難服,卻能讓人醒悟 | 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愿沛公聽樊噲言。” |
屠毒筆墨 | 用筆墨毒害人。比喻內容不好的書。 | |
無毒不丈夫 | 要成就大事業必須手段毒辣,技高一籌。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你不辯賢愚,無毒不丈夫。” |
人莫予毒 | 莫:沒有。予:我。沒有誰能危害我;即誰也不能把我怎樣。形容驕傲自大。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予毒也已。’” |
赤口毒舌 | 赤:火紅色。形容言語惡毒,出口傷人。 | 唐 盧仝《月蝕》詩:“月蝕鳥宮十三度,鳥為居停主人不覺察,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頭上吃卻月,不啄殺。” |
毒瀧惡霧 | 惡劣的云雨霧氣。比喻暴虐兇殘的黑暗勢力。 | 鄭澤《登樓嘆》詩:“毒瀧惡霧紛相乘,令我望望心惺惺。” |
莫予毒也 | 莫:沒有誰;予:我;毒:危害;也:語助詞。沒有人能危害我了。表示可以為所欲為了。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
何其毒也 | 也:文言助語,置于詞尾,與“何”相配合,構成反詰語氣。多么狠毒呀! | |
陽解陰毒 | 謂表面和解背后下毒手。 | 明·李贄《答來書》:“蓋彼皆君子路上人,決無有匿怨友人,陽解陰毒之事。” |
不毒不發 | 不受凌辱就不能發奮圖強。 |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四折:“你丈人搬調你渾家,故意的索休索離,大雪里趕你出去,男子漢不毒不發。” |
心狠手毒 | 猶言心狠手辣。 | 廖承志《教誨銘心頭,恩情重如山》:“我怕會給周總理帶來麻煩,因為張國燾是個心狠手毒的家伙。” |
毒魔狠怪 | 兇惡殘忍的妖魔鬼怪。 | 《西游記》第九七回:“大哥是個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這幾個毛賊?” |
虎毒不食兒 | 老虎再歹毒也不會吃掉自己的孩子。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33回:“自古虎毒不食兒,如今朝廷失政,大變倫常,各處荒亂,刀兵四起,天將不祥,禍亂已現。” |
毒手尊拳 | 毒手:兇狠的毆打。泛指無情的打擊。 | 《舊五代史 唐書 李襲吉傳》:“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鐵馬,蹂躪于明時。” |
晏安酖毒 | 謂貪圖安逸享樂等于飲毒酒自殺。 | |
宴安酖毒 | 見“宴安鴆毒”。 | |
陰險歹毒 | 指人心黑手辣。 | |
毒手尊前 | 泛指無情的打擊。 | 《新五代史 唐臣傳 李襲吉》:“至于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鐵馬,蹂踐于明村。” |
莫余毒也 | 再也沒有人威脅、危害我了。表示目空一切,認為誰也不能傷害我。 | 《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聞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 |
厚味臘毒 | 謂味美者毒烈。 | 《國語·周語下》:“高位寔疾顛,厚味寔臘毒。”韋昭注:“厚味,喻重祿也。臘,亟也,讀若‘廣’。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 |
毒賦剩斂 | 橫征暴斂。 | 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二八:“當毒賦剩斂鞭箠馬牛其人之日,一漕夔,再漕潼,川民獨晏然倚以朝夕也。” |
含荼茹毒 | 荼:苦菜;茹:吃。比喻歷盡辛苦。 | 明·張居正《答松谷陳相公書》:“不肖自罹大敵,求歸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須發磻然,已具有足老狀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