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清 李汝珍《鏡花緣》:“都是目不斜視,俯首而行。” |
旁逸斜出 | 逸:引申為超出。指樹枝從樹干旁邊伸出。 | 茅盾《白楊禮贊》:“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象加過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不旁逸斜出。” |
乜斜纏帳 | 假作癡呆,糾纏不休。 | |
斗轉參斜 | 斗:北斗星;參:星名,28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北斗轉向,參星橫斜。指天快亮的時候。 | 明·馮惟敏《柳搖金·風情》:“急回頭斗轉參斜,酒杯兒倒手都休撤。” |
河斜月落 | 見“河傾月落”。 | 清·洪昇《長生殿·偷曲》:“你看河斜月落,斗轉參橫,不免回去罷。” |
斜風細雨 | 形容小的風雨。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細雨:小雨。 | 唐 張志和《漁父》:“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歪歪斜斜 | 由震顫的狀態所引起的不整齊,或屬于顫抖的人或物的特征的狀態 | 曾樸《孽海花》第三回:“面前攤一本青格子,歪歪斜斜寫著草體字的書,書旁邊供著一個已出櫝的木主。” |
旁行斜上 | 原指《史記》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譜牒等。 | 清 李斗《揚州畫舫錄 草河錄上》:“卷軼不廣,條目悉具,編年紀月以經之,旁行斜上以緯之。” |
斜行橫陣 | 指飛行的雁陣。大雁飛行時或為“人”字形,或為“一”字形,故稱。 | 宋·蘇軾《水龍吟》詞:“萬重云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 |
西風斜陽 | 西風:秋風;斜陽:夕陽。形容衰敗的景象。比喻腐朽沒落的趨勢。 | 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三折:“則你那途路迢遙,趁西風斜陽古道。” |
斜頭歪腦 | 喻相貌不周正。 | 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第三部:“閻王爺叫你當窮漢,斜頭歪腦還想把身翻。” |
細雨斜風 | 細雨:小雨;斜風:旁側吹來的小風。形容小的風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