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元 金仁杰《追韓信》第四折:“猿背彎躬,醉眼朦朧,腰項斜稱,呀!他可早鮮血淋漓了戰袍領!”清 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頭的,鮮血淋漓,好不慘傷。” |
鮮為人知 |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 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后來伴著主人度過了那段漫長的鮮為人知的冷宮生活不知灑上了多少珍妃淚。” |
干鮮水陸 | 干:干菜果品;鮮:新鮮水果蔬菜等;水:水產;陸:陸產。各種山珍海味干鮮瓜果都有。形容宴席豐饒。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3回:“那四十個碟子……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鮮水陸的酒饌果菜。” |
旗幟鮮明 | 旗:軍隊用的旗幟。原指軍旗鮮艷;后指對某些問題態度明朗。 | 清 錢采《說岳全傳》:“兀術好生疑惑,忙出營前觀看,果然依舊旗幟鮮明,刀槍密布,不知何故。” |
屢見不鮮 | 屢:多次;鮮:新奇。多次見到就不覺得新奇了。也作“數見不鮮。” | 魯迅《而已集 略談香港》:“第二條是‘搜身’的糾葛,在香港屢見不鮮。” |
德薄能鮮 | 鮮:少。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宋 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
寡廉鮮恥 |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現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鮮眉亮眼 | 猶言眉清目秀。形容容貌漂亮。 | 《快心編三集》第四回:“雖則做個小丑腳色,臉嘴原好,鮮眉亮眼,是個乖巧的人。” |
得薄能鮮 | 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
德薄才鮮 | 自謙道德修養不足,才能薄弱。 | |
鮮車怒馬 | 怒:氣勢強盛。嶄新的車,肥壯的馬。形容服用講究,生活豪華。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第五倫傳》:“蜀地肥饒,人吏富貴,掾吏家貲多至千萬,皆鮮車怒馬,以財貨自達。” |
數見不鮮 | 數:屢次;鮮:新殺的禽獸,引伸為新鮮。本指對于常來之客,就不宰殺禽獸招待。后指常常見到,并不新奇。 | 《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一歲中往來過他客,率不過再三過,數見不鮮,無久慁公為也。” |
如烹小鮮 | 烹:燒煮;鮮:活魚。像煮一條小魚一樣。比喻輕而易舉。 | 春秋·楚·李耳《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 |
艱食鮮食 | 艱食:指人力耕種的五谷糧食;鮮食:指鳥獸魚鱉等鮮貨。指五谷糧食和魚鮮。 | |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 《詩經 大雅 蕩》:“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鮮艷奪目 | 色彩鮮美艷麗,十分引人注目。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五回:“底下綠褲紅鞋,鮮艷奪目。” |
寡見鮮聞 | 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漢 王褒《四子講德論》:“俚人不知,寡見鮮聞。” |
有初鮮終 | 鮮:少。有開始,很少有終結。指做事有頭無尾。 | 《詩經·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
鮮廉寡恥 | 無廉潔之操守且不知羞恥。 | 宋·李綱《建炎進退志總敘上之上》:“朝廷不復敦尚名節,故士大夫鮮廉寡恥,不知君臣之義。” |
鮮衣美食 | 鮮:有光彩的。穿的是華麗的衣服,吃的是美味的食品。形容生活優裕。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德稱此時雖然借寓僧房,圖書滿案,鮮衣美食,已不似在先了。” |
累見不鮮 | 形容數量多,見怪不怪。 | |
活龍鮮健 | 形容健壯有活力。 | 清·張南莊《何典》第三回:“一服用軟口湯送下,明日再將亂活湯送下一服,包你活龍鮮健便了。” |
鮮車健馬 | 見“鮮車怒馬”。 | 唐·康駢《劇談錄·曲江》:“彩幄翠幬,匝于堤岸,鮮車健馬,比肩擊轂。” |
鮮有其比 | 鮮:少。很少有能夠同它相比的。 | 《宋史·宋偓傳》:“偓,莊宗之外孫,漢祖之婿,女即孝章皇后,近代貴盛,鮮有其比。” |
鮮衣怒馬 | 美服壯馬。謂服飾豪奢。 | 明·沈德符《野獲編·刑部·冤獄》:“群盜得志,彌橫恣為推埋,鮮衣怒馬,以游俠為稱,其魁名朱國臣者,初亦宰夫也。” |
鮮蹦活跳 | 謂魚、禽等亂蹦亂跳而有生氣。 | 吳趨《姑蘇野史·秋風江南話鱸魚》:“秋水茫茫,在水一方,一尾尾鮮蹦活跳的鱸魚,引來了多少美食之客。” |
鮮衣良馬 | 見“鮮衣怒馬”。 | 宋·李昉《太平廣記》卷第三一○引唐·載孚《廣異記·汝陰人》:“汝陰男子姓許,少孤,為人白皙,有姿調,好鮮衣良馬,游騁無度。” |
芳草鮮美 | 鮮美:鮮嫩美麗。芳草鮮嫩美麗。 | 晉·陶潛《桃花源記》:“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鮮規之獸 | 鮮:小;鮮規:渺小。指小蟲小獸。比喻弱小勢力。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天運》:“鮮規之獸,莫得安其性命有情者。” |
若烹小鮮 | 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后常用來比喻輕而易舉。 | 《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韓非子 解老》:“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
鮮衣好食 | 華麗的服裝,珍美的飲食。形容生活優裕。 | |
炊鮮漉清 | 煮魚濾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