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卵與石斗 | 雞蛋碰石頭。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敗。 | 漢 焦贛《易林 艮之損》:“卵與石斗,麋碎無疑。” |
殺雞取卵 | 殺了雞取出雞蛋。比喻貪圖眼前的一點好處;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 希臘《伊索語言 生金蛋的雞》:一個蠢人想殺了雞從雞肚子里取出金塊,從而一下子發大財,結果卻一無所得 |
見卵求雞 | 看到雞蛋,就希求蛋化為雞,而來司晨報曉。比喻言之過早。 | 《莊子 齊物論》:“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
如山壓卵 | 比喻以絕對優勢對付劣勢。 | 《舊五代史·周書·世宗紀》:“劉崇烏合之眾,茍遇王師,必如山壓卵耳。” |
以卵投石 | 卵:蛋;拿著雞蛋去碰石頭。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也作“以卵擊石。” | 先秦 墨翟《墨子 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
二卵棄干城 | 卵:雞蛋;干城:捍衛者。比喻因人有小的過失而忽略他的大節 | 《孔叢子 居衛》:“今君處戰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者也。” |
以卵擊石 | 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3回:“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 |
巢毀卵破 | 鳥巢毀了,卵也一定會打碎。比喻大人遭難而牽連到子女。 | 《后漢書·孔融傳》:“安有巢而卵不破乎?” |
若卵投石 | 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敗。同“以卵擊石”。 | 《漢書 刑法志》:“以桀詐堯,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 |
累卵之危 | 好比堆疊起來的蛋,極容易打碎。比喻情況極危險。 | 漢 劉向《極諫用外戚封事》:“王氏與劉氏亦且不并立,如下有泰山之安,則上有累卵之危。” |
破巢完卵 | 見“破巢馀卵”。 | 清·錢謙益《臨城驛壁見方侍御孩未題詩》詩:“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
畫卵雕薪 | 在雞蛋、薪木上雕畫圖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窮奢極侈的一種表現。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法云寺》:“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為華侈?” |
危如累卵 | 比喻形勢非常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累:堆;卵:蛋。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四》:“當是時,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 |
以碫投卵 |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強攻弱,必勝無疑。 | 《孫子·勢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 |
卵覆鳥飛 | 鳥飛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兩頭空,一無所得。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阿霞》:“人之無良,舍其舊而新是謀,卒之卵覆而鳥亦飛,天之所報亦慘矣!” |
覆巢無完卵 | 覆:翻倒。翻倒的鳥窩里不會有完好的卵。比喻滅門大禍,無一幸免。又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幸存。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言語》:“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 |
危于累卵 | 比壘起的蛋還危險。喻極其危險。 | 《戰國策·秦策四》:“當是時,魏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從謀。”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于累卵,難于上天。”《后漢書·申屠剛傳》:“國家危弱,奸謀不禁;六極之效,危于累卵。” |
巢傾卵破 | 鳥巢倒了,卵也會打碎。比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能幸免。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孔融傳》:“左右問父被捕為何不起,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 |
排山壓卵 | 比喻事情極容易成功,毫不費力。 | 《晉書 列女傳 杜有道妻嚴氏》:“何鄧執政,必為玄害,亦由排山壓卵,以湯沃雪耳,奈何與之為親?” |
卵石不敵 | 比喻雙方力量相差極大。 | 漢 焦延壽《易林》卷十三:“卵與石斗,麋碎無疑;動而有悔,出不得時。” |
事危累卵 | 事情危險得像堆起來的蛋一樣。形容形勢極端危險。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十過》:“故曹小國也,而迫于晉楚之間,其君之危,猶累卵也。” |
泰山壓卵 | 泰山壓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極大,強大的一方必然壓倒弱小的一方。 | 《晉書 孫惠傳》:“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
破卵傾巢 | 碎裂鳥卵,傾覆鳥窠。比喻斬草除根,手段殘忍。 | 明·陳與郊《義犬記》第三折:“卻原來分屬師生,曾受深恩也。破卵傾巢太不仁。” |
覆巢毀卵 | 覆:翻倒。巢:鳥窩。毀:破壞。卵:蛋。翻倒了鳥窩,打破了鳥蛋。比喻整體毀滅了,各部分都不復存在。亦作“覆巢破卵”、“覆巢傾卵”、“覆巢無完卵”。 | 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應同》:“夫覆巢毀卵,則鳳凰不至。” |
巢傾卵覆 | 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得免。亦以喻整體被毀,其中的個別也不可能幸存。 | 見“巢傾卵破”。 |
覆巢傾卵 | 覆:翻。翻倒鳥窩,破碎鳥蛋。比喻毀滅性的打擊降臨于眾時,無一可以幸免。 | 柳亞子《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覆巢傾卵之中,箋傳《燕子》,焚屋沉舟之際,唱出《春燈》。” |
雞伏鵠卵 | 伏:孵卵;鵠:天鵝。用雞來孵天鵝蛋。比喻才小難當大任。 | 戰國·宋·莊周《莊子·庚桑楚》:“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雞不能伏鵠卵。” |
破巢馀卵 | 喻破家或被禍后幸存的人。 | |
以卵敵石 | 用蛋去抵擋石頭,比喻不自量力。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七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兼之擅作威福,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系舊臣,無端為所摧辱,心實恨之!” |
破巢余卵 | 比喻破家或被禍后幸存的人。 | 明 夏完淳《〈續幸存錄〉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 |
以石投卵 | 見“以碫投卵”。 | 《孫子·勢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晉書·溫嶠傳》:“今之進討,若以石投卵耳。” |
投卵擊石 |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失敗。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第14卷:“所謂以羊將狼,投卵擊石,幸而不用,何過望哉!” |
覆巢破卵 | 覆:翻;破:打破。翻倒鳥窩,破碎鳥蛋。比喻毀滅性的打擊降臨于眾時,無一可以幸免。 | 漢·陸賈《新語·輔政》:“秦以刑罰為巢,故有覆巢破卵之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