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順口溜 |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幾句順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勢:上面放,下面望,中間有些頂門杠!”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梁實秋《喝茶》:“普洱茶,漆黑一團,據說也有綠色者,泡烹出來黑不溜秋,粵人喜之。” |
一溜煙 | 形容跑得很快。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百五回:“那些親友聽見,就一溜煙如飛的出去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回:“說罷了這一句,便一溜煙外面去了。” |
溜須拍馬 | 比喻討好奉承。 | 浩然《艷陽天》第128章:“跟在李鄉長的屁股后邊,溜須拍馬,可神氣啦。” |
走花溜冰 | 比喻吹牛,說大話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來的那個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纏。” |
灰不溜丟 | 灰色,形容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難堪,情緒低落。 | 張平《抉擇》:“那一團團灰不溜丟的東西,就是曾讓自己怎么也看不夠,怎么也丟不下的織機和車床嗎?” |
滾瓜溜圓 | 指非常圓,滾圓。 | 王朔《癡人》:“意思是沒什么可奇怪的,每個新婚少婦都會有她這么個變得滾瓜溜圓的過程。” |
溜干二凈 | 一點不剩,非常干凈 | 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一個冬天,花得溜干二凈,一顆也不剩。” |
溜之大吉 | 溜:趁人不注意偷偷地跑掉。吉:吉利;吉祥。偷偷地跑掉為妙。指溜掉了事。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8回:“幫他幾個,其中一班勢利小人,早已溜之大吉。” |
拍馬溜須 | 比喻諂媚奉承。 | 草明《乘風破浪》六:“新社會拍馬溜須根本吃不開。” |
街溜子 | 指游蕩街衢、不務正業的奸滑之徒。 |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四章:“你看他在黃堡興盛德字號當過伙計的那身街溜子氣吧!” |
滾瓜溜油 | 形容說話非常流利、順暢或牲畜長得很肥。 | 清·蒲松齡《東郭外傳》:“做的有枝有葉,念的滾瓜溜油。” |
溜之乎也 | 溜走(諷刺的、風趣的說法)。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43回:“米先生也不好意思,抽空兒他就溜之乎也了。” |
擠眉溜眼 | 見“擠眉弄眼”。 | 明·馮惟敏《僧尼共犯》第一折:“遇著不老實的婦人,和他擠眉溜眼,調順私情。” |
賊眉溜眼 | 形容非常狡猾的樣子。 | |
走花溜水 | 比喻吹牛,說大話。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74回:“你莫象才來的那個和尚,走花溜水的胡纏。” |
山溜穿石 | 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泰山之溜穿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