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驕生慣養 | 驕:通“嬌”。指嬌生慣養。 |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物志 江蘇 吳縣之奇俗》:“富貴家之小孩,驕生慣養,大半身體柔弱,時膺疾病。” |
嬌生慣養 | 嬌:寵愛。慣:姑息。從小受到長輩過分的寵愛和姑息。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緣傳》:“似這幾日,我看菩薩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見識,誰想嬌生慣養了,你通常不像樣了。” |
司空見慣 | 司空:古代官名;見慣:常見而習慣了。原指司空看慣了某事以為平淡;后比喻常見之事;不足為奇。 |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劉于席上賦詩曰:‘……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 |
風俗習慣 |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 毛澤東《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不尊重人家的風俗習慣,自以為是,看不起人家。” |
能征慣戰 | 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很能打仗。 |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二卷:“法聰早當此際,遙遙地望見,果是會相持,能征慣戰,不慌不緊不忙,果手疾眼辨。” |
久慣老誠 | 同“久慣牢成”。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2回:“個個人古怪精靈,個個人久慣老誠。” |
慣戰能征 | 征:征討。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善于作戰。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3回:“手里橫著一柄金蘸斧,坐下李都監那匹慣戰能征雪白馬。” |
能爭慣戰 | 形容作戰經驗豐富,善于作戰。 | 《平鬼傳》第15回:“自通姓名,就叫累鬼,能爭慣戰,有萬夫不當之勇。” |
習慣成自然 | 習慣了就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少成若天性,習慣若自然。” |
見慣不驚 | 經常看到,習以為常。 | 宋·邵雍《首尾吟135首》:“見慣不驚新物盛,話長難說故人稀。” |
習慣若自然 | 慣:同“貫”;若:像。習慣了就像很自然的事。 |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 |
能說慣道 | 形容人口才好,很會講話。 | 明 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三折:“但熟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
久慣牢成 | 比喻深于世故。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46回:“你還說你不久慣牢成。” |
司空眼慣 | 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 宋·李廷忠《卜算子·蕭計議席上》:“雅興雜魚龍,妙算回鸞鳳。莫道司空眼慣,還入清宵夢。” |
見慣司空 | 謂經常看到,不足為奇。 | 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座》:“妙部新奇,見慣司空自品題。” |
大動公慣 | 形容公眾憤然而出,主持正義。 | |
習慣自然 | 慣:同“貫”。習慣了就成為很自然的事。 | 清·吳趼人《糊涂世界》第二卷:“隨機應變,迎合上意,久而久之,習慣自然,便自能迎刃而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