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貢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納貢稱臣 | 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后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 《清史稿·太宗本紀》:“宜要其納貢稱臣,以黃河為界。” |
貢禹彈冠 | 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 |
稱臣納貢 | 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貢。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凡漢東小國,無不稱臣納貢。” |
王貢彈冠 | 王:漢代王吉字子陽。貢:即貢禹。彈冠:拂去冠上的塵埃,喻將出來作官。比喻好朋友進退相隨,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類相慶。亦作“王陽在位,貢公彈冠”。 | 東漢·班固《漢書·蕭育傳》:“少與陣咸,朱博為友,著聞當世,往者有王陽、貢公,故長安語曰‘蕭、朱結綬,王、貢彈冠’,言其相薦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