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
將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敗。兵少將少。形容兵力薄弱。 | 元·無名氏《黃鶴樓》第三折:“然劉備將寡兵微,我則彼立劉朝,復興漢世,非小官之能?!?/td>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莊周《莊子 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td>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元 關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他兄弟雖多,兵微將寡?!?/td> |
落落寡合 | 落落:孤獨的樣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單單;很難合群。 | 明 名教中人《好逑傳》:“母親石氏,隨父在任,因鐵公子為人落落寡合。見事又敢作敢為,恐怕招愆,所以留在家下。” |
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與人合不來。 | 清 林則徐《札各學教官嚴查生員有無吸煙造冊互?!罚骸捌湎瞪屏?,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結保無人?!?/td> |
木訥寡言 | 訥:說話遲鈍。形容人不愛說話。 | 《晉書·葛洪傳》:“為人木訥,不好榮利,閉門卻掃,未嘗交游?!?/td> |
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 | 指有才干、學識豐富的人虛懷若谷敢于向沒才干、學識少的人請教。 | 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td> |
孤家寡人 | 三代帝王的自稱。后指脫離群眾,孤立無助的人。 | 清 曾樸《孽?;ā返?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為這件事,連嚇帶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變了孤家寡人了?!?/td> |
沉默寡言 | 沉默:沉靜;不聲不響;寡:少。不聲不響;很少說話。也作“沉密寡言”、“沉靜寡言”。 | 《新唐書 梁崇義傳》:“后為羽林射生,事來瑱,沉默寡言?!?/td> |
寡不敵眾 | 人少的敵不過人多的。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敵眾?!?/td> |
寡二少雙 | 寡:少。很少有第二個。形容極其突出。 | 東漢 班固《漢書 吾丘壽王傳》:“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湊,以為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
孤男寡女 | 指單身男女。 | 明·西湖漁隱主人《歡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況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
淺見寡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寡識:見識很少。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宋·蘇舜欽《上范公參政書》:“今輒條數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淺見寡識。” |
曲高和寡 | 曲:樂曲。高:高雅。和:和諧地跟著唱。寡:少。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F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很難有人理解或接受。 | 戰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td> |
寡人之疾 | 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稱;疾:病,毛病。古代君王的通病——好色。 |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td> |
少私寡欲 | 寡:少;欲:欲望。指仆人的欲望很小。 | 《莊子·山木》:“南越有邑焉,名為建德之國,其民愚而樸,少私而寡欲?!?/td> |
恬淡寡欲 | 清靜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而偉長獨懷文抱質,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謂彬彬君子者矣。” |
以眾暴寡,以強凌弱 |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 康有為《大同書》甲部:“于是一鄉自為一國,一姓自為一群,以眾暴寡,以強凌弱?!?/td> |
款啟寡聞 | 款啟:見識狹小。形容學問淺、見聞寡陋。 | 戰國·宋·莊周《莊子·達生》:“今休,款啟寡聞之民也?!?/td> |
輕諾寡信 | 輕:輕易;輕率;諾:許諾、應允;寡:少。輕易答應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先秦 李耳《老子》:“夫輕諾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td> |
寡情薄意 | 缺少情意。 | 《水滸傳》第一一○回:“公孫勝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來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td> |
寡廉鮮恥 | 寡、鮮:少;廉:廉潔;不貪污;恥:羞愧;羞恥。原指不廉潔;不知恥?,F指沒有操守;不知羞恥。 | 漢 司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
寡聞少見 | 聽的少,見的少。形容學識淺薄,見聞不廣。 | 東漢 班固《漢書 匡衡傳》:“蓋聰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聞少見者戒于雍蔽?!?/td> |
因陋就寡 | 謂滿足于簡陋茍且,不求改進。 |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td> |
淺見寡聞 | 淺見:膚淺的見解;寡聞:聽到的很少。形容見聞不廣,所知不多。 | 《史記·五帝本紀贊》:“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td> |
形孤影寡 | 同“形單影只”。 | 明·高濂《玉簪記·占兒》:“春去秋來,秋去春來,形孤影寡,想殺我膝下斑斕?!?/td> |
柔茹寡斷 | 柔茹:柔軟。指處事軟弱,不果斷。亦作“柔懦寡斷”。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 |
稱孤道寡 | 孤、寡:古代皇帝自稱。自封為王。比喻狂妄地以最高統治者自居。 | 《宣和遺事》前集:“天子道:‘咱八輩兒稱孤道寡。’” |
孤雌寡鶴 | 喪失配偶的禽鳥。后亦用以比喻失偶之人。 | 漢·王褒《洞簫賦》:“孤雌寡鶴,娛優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顛?!?/td> |
孤兒寡母 | 指男子死后遺留的孩子和婦女。 | 《晉書·石勒載記》:“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 | 凌:侵犯,欺侮;暴:欺侮;寡:少。仗著自己強大就欺侮弱者,仗著人多去侵犯人少的對方。 | 戰國·宋·莊周《莊子·盜跖》:“自是之后,以強凌弱,以眾暴寡,湯武以來,皆亂人之徒也?!?/td> |
言寡尤,行寡悔 | 指說話做事很少犯錯誤。 | 《論語·為政》:“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
文君新寡 | 指婦女死去丈夫不久。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卓王孫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繆與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
罕言寡語 | 罕、寡:少。很少開口說話。形容沉默寡言。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八回:“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云守拙。” |
眾寡不敵 | 人少敵不過人多。 | 晉 陳壽《三國志 郭淮傳》:“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議眾寡不敵,備便乘勝,欲依水為陳以拒之。” |
單鵠寡鳧 | 鵠:天鵝;鳧:罷鴨。孤單的天鵝,獨居的野鴨。原是古代的琴曲名。后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 《西京雜記》卷五:“齊人劉道強善彈琴,能作單鵠寡鳧之弄。聽者皆悲,不能自攝。” |
稀湯寡水 | 形容粥稀或湯里油水少。 | 陳忠實《白鹿原》第26章:“我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全給他攪得稀湯寡水……” |
柔懦寡斷 | 指軟弱面不果斷。 | 語出《韓非子 亡徵》:“緩心面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比?,通“懦”。 |
黃皮寡瘦 | 形容面黃肌瘦的樣子。 | 李曉明《平原槍聲》:“一個個黃皮寡瘦,這使他驀然想起在平漢線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
生眾食寡 | 眾:多;寡:少。生產的多,消費的少。形容財富充足。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 |
論高寡合 | 言論高超,投合者少。 |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于孤立。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
以寡敵眾 | 用少數人抵敵眾多的人。 | 《金史·吾扎忽傳》:“吾扎忽性聰敏,有才智,善用軍,常出敵之不意,故能以寡敵眾?!?/td> |
眾寡懸殊 | 雙方人數多少差別很大。眾:多;寡:少。 | 《隋書 楊善會傳》:“每恨眾寡懸殊,未能滅賊?!?/td> |
優柔寡斷 | 優柔:遲疑不決;寡:少;斷:決斷。形容做事拿不定主意;缺少決斷。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亡征》:“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td> |
寡信輕諾 | 輕易答應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 《老子》六十三章:“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
裒多益寡 | 裒:減少;:增補。拿多余的一方,增加給缺少的一方。比喻多接受別人的意見,彌補自己的不足。 | 《周易 謙》:“君子以裒多益寡,稱物平施。” |
重厚寡言 | 持重敦厚,不愛多說話。 | 《金史 襄傳》:“襄重厚寡言,務以鎮靜守法?!?/td> |
沉密寡言 | 猶沉默寡言。 | 《宋書·徐羨之傳》:“[羨之]沉密寡言,不以憂喜見色?!?/td> |
沉毅寡言 | 沉毅:深沉寧靜。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 《資治通鑒·肅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廣德元年》:“崇義有勇力,能卷鐵舒鉤,沉毅寡言,得眾心?!?/td> |
抑郁寡歡 | 由于心情不舒暢而很少高興的時候。 | 老舍《吐了一口氣》:“我是個抑郁寡歡的孩子,因為我剛一懂得點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
孤立寡與 | 謂沒有人扶持,沒有人援助。 | 清·侯方域《朋黨論下》:“豈有君子蓄用世之志而孤立寡與者哉!” |
獨學寡聞 | 獨學: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獨自學習,無人切磋,則孤陋寡聞。形容孤偏鄙陋,見聞不多。 | 《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td> |
仁柔寡斷 | 謂柔弱而缺乏主見。 | 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其孱弱少用如此,是則仁柔寡斷之主,漢獻、唐昭之儔耳!” |
索然寡味 | 寡:少,缺少。毫無意味或毫無興致的樣子。 | 劉師培《論近世文學之變遷》:“然以空疏者為之,則枯木朽荄,索然寡味,僅得其轉折波瀾。” |
清心寡欲 | 清:清凈;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凈,減少欲念。 | 元 鄭廷玉《忍字記》第三折:“我奉師父法旨,著你清心寡欲,受戒持齋,不許凡心動?!?/td> |
孤陋寡聞 |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
沉靜寡言 | 性格深沉文靜,不愛多說話。 | 《逸周書·官人解》:“沉靜而寡言,多稽而險貌,曰質貌者也?!?/td> |
郁郁寡歡 | 郁郁:憂郁;發愁的樣子;寡:少。心里發愁;少言少語;悶悶不樂。 | 戰國 楚 屈原《九章》:“心郁郁之憂思兮,獨永嘆乎增傷?!?/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