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蚍蜉撼樹 | 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螞蟻搖動樹木;比喻不自量力;企圖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動搖破壞強大的事物。 | 唐 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震撼人心 | 震:震動;撼:動搖。指某件事對人震動很大。 | |
拔樹撼山 | 拔起大樹,搖動高山。形容聲勢極大。 | 明·無名氏《哪吒三變》第四折:“喚雨的注雨如傾,呼風的狂風亂吼,天摧地塌,拔樹撼山?!?/td> |
蚍蜉撼大木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宋·趙與時《賓退錄》第二卷:“蚍蜉撼大木,多見不知量也?!?/td> |
蚍蜉撼大樹 | 撼:搖動。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不自量力。 |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td> |
撼樹蚍蜉 | 撼:搖動。蚍蜉:大螞蟻。想把大樹搖動的大螞蟻。比喻自不量力者。 |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td> |
蜻蜓撼石柱 | 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紋絲不動。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動。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搖得半分毫?” |
震天撼地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劉流《烈火金剛》第24回:“這時人群中爆發出震天撼地的聲浪:‘毛主席萬歲!共產黨萬歲!……” |
蜉蝣撼大樹 | 比喻自不量力。 | 明劉昌《懸笥瑣探恃才傲物》:“湯家公子喜夸詡,好似蜉蝣撼大樹?!?/td> |
震撼寰宇 | 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
撼地搖天 | 撼:搖動。使天地都抖動起來。形容力氣、本領和氣魄極大。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為撼地搖天手,來斗巴山跳澗蟲。” |
撼山拔樹 | 撼:搖動。搖動山岳,拔起樹木。形容威勢極大。 | 明·李唐賓《梧桐葉》第二折:“風呵,兀的不傒幸殺人也,方才撼山拔樹,飛沙走石般起,投至央及你,可倒定息了?!?/td> |
撼天動地 | 天地受到震動。形容聲勢浩大。 | 陳忠實《白鹿原》第29章:“先生,你的宣言委實是撼天動地?!?/td> |
撼天震地 | 撼:搖動;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 《三國志 魏志 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端涀?河水》:“濤涌波襄,雷奔電泄,震天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