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銘肌鏤骨 | 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 |
深銘肺腑 | 深深銘記于心。 | |
銘諸肺腑 | 比喻永記不忘。 | 宋·王偁《東都事略·富弼傳》:“敢不置之枕席,銘諸肺腑,終老是戒。” |
鐫骨銘心 | 鐫:雕刻;銘:刻寫。指牢牢記在心上。 |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吾國對日關系之痛史,宜鐫骨銘心,紀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
銘膚鏤骨 | 同“銘心鏤骨”。 | 唐·令狐楚《代李仆射謝男賜緋魚袋表》:“銘膚鏤骨,不敢殞墜。” |
銘感不忘 | 銘:在器物上刻字,比喻記在心里。深刻地記在心里,感激不忘。 | 清·吳趼人《痛史》第七回:“得蒙仗義釋放,已是銘感不忘,厚貺斷不敢受。” |
銘心刻骨 | 銘、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跡。刻寫在心上骨上。 | 明 李開先《林沖寶劍記》:“恩同海岳,銘心刻骨難忘。” |
銘感五內 | 比喻內心非常感激 | |
銘刻心骨 | 比喻感念極深,永遠不忘。 |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銘心鏤骨 | 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 唐 柳宗元《謝除柳州刺史表》:“銘心鏤骨,無報上天。” |
銘記不忘 | 比喻牢記在心,永遠不忘。 | 梁曉聲《表弟》:“我相信,他將慶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現過那么一個女孩兒,他將對我終生銘記不忘!” |
鏤骨銘肌 | 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感激之詞。 | 唐·元稹《謝準朱書撰田弘正碑文狀》:“空懷感涕之心,未獲殺身之所,無任感恩思報,鏤骨銘肌之至。” |
鐫心銘骨 | 鐫:雕刻。意同“刻骨銘心”。形容永記不忘。 | 明·陸采《明珠記·獲蔭》:“漂泊留潭府,荷深思解衣推食,自知慚負;又荷吹噓登云路,嬌女肯教同赴,這厚德鐫心銘骨。” |
鏤骨銘心 | 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 明 陸采《懷香記 夕陽亭議》:“真是鏤骨銘心,沒齒難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