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吳強《紅日》第15章:“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氣,吃一點!” |
送貨上門 | 親自將貨物送到客戶門上。指人自愿送上門來承擔某種結果。 | 李國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姑且我們認為那個女孩子不值錢,送貨上門,以求達到什么目的,可你王緯宇并不是一頭種馬。” |
來迎去送 | 來者迎之,去者送之。 | 五代 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 銷魂橋》:“長安東灞陵有橋,來迎去送皆至此橋,為離別之地,故人呼之‘銷魂橋’。” |
暗送秋波 | 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睛。原指美女暗中以眉目傳情;后形容暗中以眉目傳情;也泛指暗中示意;暗通信息;獻眉討好。 | 宋 蘇軾《百步洪》詩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明 馮夢龍《掛枝兒 私窺》:“眉兒來,眼兒去,暗送秋波。” |
雨后送傘 | 比喻事后獻殷勤。也比喻幫助不及時。 | 清·石玉昆《小五義》第113回:“我就知道他們這五鼠五義里頭,這個瘦鬼不好了,這才叫雨后送傘。” |
養生送死 |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殯葬。 | 西漢 戴圣《禮記 禮運》:“所以養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 |
水送山迎 | 欣賞風景,寄情山水。指旅途遙遠。 | 唐·吳兢《富春》詩:“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 |
稽疑送難 | 考察疑端,排除難點。 | 清 張三光《蔣石原先生傳》:“聽斷之暇,進其子弟之秀美者,稽疑送難。” |
傳經送寶 | 經:經典;經驗。把成功的經驗和辦法傳送給別人。 | 張潔《沉重的翅膀》:“咱們單位年年搞這一套,總結呀,評比呀,傳經送寶呀,有多少貨真價實的玩藝兒?” |
千里送鵝毛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含有深厚的情誼。 | 《路史》:“禮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 |
迎新送舊 | ①謂迎來新的,送走舊的。②特指妓女生涯。 | 《漢書·王嘉傳》:“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
送佛送到西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送佛送到西天 |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姐姐原是為救安公子而來,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
雪中送炭 |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 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詩:“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
目送手揮 | 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用。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 三國魏·稽康《贈兄弟才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目逆而送 | 逆:迎。目逆:眼睛迎著當面走過來的人。眼睛注視著迎來,注視著送走。形容對所見的人十分關注或敬佩。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 |
偷寒送暖 | 暗里照顧寒暖。比喻奉承拍馬。也比喻對人關切。 | 元 無名氏《神奴兒》:“看起來偷寒送暖,都是你這老弟子。” |
迎來送往 | 走的歡送,來的歡迎。形容忙于交際應酬。 | 《莊子·山木》:“其送往而迎來,來者勿禁,往者勿止。” |
迎新送故 | 見“迎新送舊”。 | 唐·元鎮《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煩,自非有為而為,曷若且仍其舊。” |
金風送爽 | 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 | 魯迅《孔誕祝圣言感》:“金風送爽,涼露驚秋。” |
送往事居 | 往:死者;居:生者。禮葬死者,奉養生者。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 |
送去迎來 | 見“送往迎來”。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郎顗傳》:“公府門巷,賓客填集,送去迎來,財貨無已。” |
手揮目送 | 手揮:揮動手指彈琴;目送:眼睛追視歸鴻。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 三國 魏 稽康《四言贈兄秀才公穆入軍》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推襟送抱 | 襟、抱:指心意。向對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 南朝 梁 張充《與王儉書》:“所可通夢交魂,推襟送抱,唯丈人而已。” |
旬輸月送 | 形容賦斂繁苛。 | 《舊唐書·楊炎傳》:“百姓受命而供之,瀝膏血,鬻親愛,旬輸月送無休息。” |
送暖偷寒 | 見“送暖偷寒”。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拄著拐幫閑鉆懶,縫合唇送暖偷寒。” |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 君:敬稱對方;終:終究。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 | 元 無名氏《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哥哥你回去。” |
送往勞來 | 見“送往迎來”。 | 戰國·楚·屈原《楚辭·卜居》:“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
投懷送抱 | 指投入別人的懷抱以博取歡心。借指投靠。 | 高陽《胡雪巖全傳·紅頂商人》:“凡是富春江上‘江山船’中投懷送抱的船娘,一上岸都以阿狗嫂為居停。” |
送往視居 | 見“送往事居”。 | 晉·葛洪《抱樸子·臣節》:“送往視居,則竭忠貞而不回。” |
送眼流眉 | 猶言眉來眼去。謂男女以眉目傳情。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段氏》:“濟南蔣稼,其妻毛氏,不育而妒。嫂每勸諫,不聽,曰:‘寧絕嗣,不令送眼流眉者忿氣人也!’” |
送故迎新 | 舊指歡送卸任的官吏,迎接新來接替的官吏。后也用于一般人事往來。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嘉傳》:“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
送抱推襟 | 真誠相待的意思。 | 清·陳康祺《燕下鄉脞錄》第16卷:“康祺獨怪容甫愛少宰曠代之知,復得儀征相國、鎮洋制府送抱推襟,殷殷以國土相期待。” |
傳杯送盞 | 傳:傳遞,傳送;盞:淺而小的杯子。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我三個人喝個傳杯送盞,何如?” |
送暖偎寒 | 見“送暖偷寒”。 | 明·葉憲祖《團花鳳》第二折:“出入是非門里,定因家有三婆,替那好送暖偎寒,移商換羽,都是你這老賤人了。” |
送往迎來 | 走的歡送,來的歡迎。形容忙于交際應酬。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他。” |
養老送終 | 同“養生送死”。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門第,配嫁他人,又恐老來無倚,只得將奴招了一個女婿,養老送終。” |
請客送禮 | 宴請客人,饋贈禮物。 | 鄧小平《軍隊整頓的任務》:“有的部隊請客送禮,修建樓堂館所。” |
白衣送酒 | 穿白衣的人來送酒。指人心想事成。 | 南朝·宋·檀鸞《續晉陽秋》:“陶潛九日無酒,出籬邊悵望久耶,見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使也。” |
養生送終 | 同“養生送死”。 | 東漢·班固《漢書·貨殖傳序》:“五谷六畜及至魚鱉鳥獸雚蒲材干器械之資,所以養生送終之具,靡不皆育。” |
送舊迎新 | 舊:原來的;從前的。原指送舊官;迎新官。泛指一般的送走舊的;迎接新的。 | 宋 楊萬里《宿城外張氏莊早起入城》:“送舊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兩年閑。” |
雪里送炭 | 見“雪中送炭”。 | 唐·德行禪師《四字經·甲乙》:“雪里送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