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識文斷字 |
知曉文字。 |
來去無蹤 |
蹤:腳印。來時去時都看不見蹤影。形容出沒極為迅速或隱秘。 |
價值連城 |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貴;價值很高。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窮家富路 |
指居家應節儉,出門則要多帶盤纏,免遭困窘。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體;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興前業;裕后:恩澤流傳及子孫。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績顯著。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善游者溺 |
會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因此而惹禍。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風風雨雨 |
刮風下雨,比喻重重阻難或議論紛紛。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單刀直入 |
單刀:短柄長刀;直:徑直;入:刺入。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認準目標;勇猛向前。后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