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軍飭武
![整軍飭武](/d/file/titlepic/chengyu33850.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整頓軍隊,治理武備。
出處章裕昆《武昌首義紀實》:“清廷鑒于甲午之敗,認為非整軍飭武,不足以圖存,乃于光緒乙未(1895年),命溫臺處道袁世凱督練新軍。”
基礎信息
拼音zhěng jūn chì wǔ
注音ㄓㄥˇ ㄐㄨㄣ ㄔˋ ㄨˇ
繁體整軍飭武
感情整軍飭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軍事。
近義詞整軍經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意思解釋)
- 有兩下子(意思解釋)
- 結黨營私(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學而不厭(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討價還價(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無所畏懼(意思解釋)
- 流風馀俗(意思解釋)
- 息息相關(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釋)
- 湖海飄零(意思解釋)
※ 整軍飭武的意思解釋、整軍飭武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眼空一世 | 整個時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厭其多。 |
信及豚魚 |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運籌帷幄 | 運籌:籌劃;策劃。帷幄:軍中營帳。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殺向前。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