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角之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辯論。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朱云傳》:“五鹿獄獄,朱云折其角。”
例子宋·周邦彥《汴都賦》:“雖有注河之辯,折角之口,終日危坐抵掌而譚,猶不能既其萬一。”
基礎信息
拼音zhé jiǎo zhī kǒu
注音ㄓㄜˊ ㄐ一ㄠˇ ㄓ ㄎㄡˇ
感情折角之口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三寸不爛之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釋)
- 經邦論道(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山雨欲來風滿樓(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下臨無地(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互通有無(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不寧唯是(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折角之口的意思解釋、折角之口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不動聲色 | 動:變動;聲:說話的聲音;色:臉色。內心活動絲毫沒有在語言和神情上流露出來。形容鎮靜、沉著。也作“聲色不動”、“不露聲色”。 |
戒驕戒躁 | 戒:警惕;防備;躁:性急;警惕驕傲;防備急躁。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棟梁之材 | 可以做屋棟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夠擔當重任的人。 |
鬼爛神焦 | 形容火災慘烈,眾多的人被燒死。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目不斜視 | 眼睛不往旁邊看。形容目光莊重;神情嚴肅。 |
雞胸龜背 | 凸胸駝背。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
張徨失措 | 見“張皇失措”。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母夜叉 | 比喻兇悍的婦女。 |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