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海樵山
![漁海樵山](/d/file/titlepic/chengyu38020.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入海打魚,上山砍柴。借指隱居生活。
出處清·方文《留別馬倩若兼訂毗陵之游》詩:“漁海樵山過此生,向平兒女未忘情。”又《送旻昭御史征兵廣西》詩:“愿君早奏升平略,魚海樵山任所之。”
基礎信息
拼音yú hǎi qiáo shān
注音ㄩˊ ㄏㄞˇ ㄑ一ㄠˊ ㄕㄢ
繁體漁海樵山
感情漁海樵山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鐵郭金城(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舉世混濁(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釋)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禍國誤民(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紛紅駭綠(意思解釋)
- 家常便飯(意思解釋)
- 餓殍滿道(意思解釋)
- 識時務者為俊杰(意思解釋)
- 亂作一團(意思解釋)
※ 漁海樵山的意思解釋、漁海樵山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別的山。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的外力。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野沒遺賢 | 見“野無遺賢”。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語以外。指某種思想感情雖未說明卻能使人體會出來。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懸崖勒馬 | 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勒:收住韁繩。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千絲萬縷 | 縷:線。千根絲;萬條線。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