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
![一針一線](/d/file/titlepic/chengyu15414.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一根針;一條線。比喻極細小的或不值錢的東西。
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74回:“一針一線,他們也沒得收藏。”
例子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人民解放軍紀律嚴明,公買公賣,不許妄取民間一針一線。”
基礎信息
拼音yī zhēn yī xiàn
注音一 ㄓㄣ 一 ㄒ一ㄢˋ
繁體一針一綫
感情一針一線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近義詞一草一木
反義詞斗牛車薪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形影相顧(意思解釋)
- 嚴刑峻法(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促膝談心(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主明臣直(意思解釋)
- 滿招損,謙受益(意思解釋)
- 難上加難(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孝子賢孫(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鳳協鸞和(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色厲內荏(意思解釋)
- 為虎作倀(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一針一線的意思解釋、一針一線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鳳協鸞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主人翁 | 當家作主的人。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傳說中危害人類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東西或人。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阿時趨俗 | 阿:迎合。迎合時尚和世俗。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進入事物的內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