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敵國
![同舟敵國](/d/file/titlepic/chengyu19061.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出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
例子飲恨親冤已數年,枕戈思報嘆無緣。同舟敵國今相遇,又隔江山路幾千。(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基礎信息
拼音tóng zhōu dí guó
注音ㄊㄨㄥˊ ㄓㄡ ㄉ一ˊ ㄍㄨㄛˊ
繁體同舟敵國
感情同舟敵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同舟共濟的人成了敵人。
近義詞舟中敵國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釋)
- 勞燕分飛(意思解釋)
- 金屋藏嬌(意思解釋)
- 輪焉奐焉(意思解釋)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釋)
- 壞法亂紀(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釋)
- 刀光劍影(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斷章截句(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屨及劍及(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同舟敵國的意思解釋、同舟敵國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初生之犢不畏虎 |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無所畏懼。 |
憂喜交集 | |
火樹銀花 |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
褒善貶惡 |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指分清善惡,提出公正的評價。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進道若退 | 謂前進之道反若后退。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遺世絕俗 | 遺世:遺棄世間之事。脫離社會獨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來。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念茲在茲 | 念:思念;記念;茲:此;這個。念念不忘某件事。 |
足衣足食 | 衣食豐足。指生活富裕。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覺能力。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對刺激沒有感覺。形容思想不敏銳;對事物反應遲鈍;漠不關心。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