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兵動眾
![起兵動眾](/d/file/titlepic/chengyu602.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現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華敷傳》:“不可以興土功,不可以會諸侯,不可以起兵動眾,舉大事,必有大殃。”
基礎信息
拼音qǐ bīng dòng zhòng
注音ㄑ一ˇ ㄅ一ㄥ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繁體起兵動衆
感情起兵動眾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大規模行動。
近義詞興師動眾、起師動眾
反義詞單槍匹馬、小打小鬧
英語employ a tremendous amount of manpow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脆而不堅(意思解釋)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釋)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冠絕一時(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海底撈月(意思解釋)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燕雀安知鴻鵠志(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賢母良妻(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起兵動眾的意思解釋、起兵動眾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價值千金的皮衣,決非一只狐貍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積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火樹銀花 | 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 |
縱橫開合 | 指操縱自如。同“縱橫開闔”。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戶告人曉 |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祝哽祝噎 | 祝:禱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養老的表示: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