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事而懼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臨:遭遇,碰到;懼:或懼。遇事謹慎戒懼。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例子夫廟算而后出軍,猶臨事而懼,況今廟算有闕而欲用之,臣誠未見其利也。(《三國志 魏志 辛毗傳》)
基礎信息
拼音lín shì ér jù
注音ㄌ一ㄣˊ ㄕˋ ㄦˊ ㄐㄨˋ
繁體臨事而懼
感情臨事而懼是中性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指遇事謹慎戒懼。
反義詞臨難不懼
英語be full of anxiety and fear in the crisis of an affai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醋海翻波(意思解釋)
- 流離瑣尾(意思解釋)
- 甕中之鱉(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身敗名裂(意思解釋)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慢條斯理(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一彈指頃(意思解釋)
- 勢不可為(意思解釋)
- 池魚之殃(意思解釋)
※ 臨事而懼的意思解釋、臨事而懼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勞燕分飛 | 勞:伯勞;鳥名。伯勞和燕子分飛東西;比喻親人或朋友別離。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shù)多;我方人數(shù)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百川歸海 | 百川:泛指大小江河。所有江河最終都流入大海。比喻眾望所歸或大勢所趨。也比喻許多事物由分散而匯集到一處。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xiàn)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鼻青臉腫 | 鼻子發(fā)青,臉都腫起來,形容被打得很慘。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汗牛充棟 | 棟:棟宇;房屋。指藏書太多;運輸時可使牛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書籍極多。 |
分路揚鑣 | 揚鑣:指驅馬前進。分路而行。比喻目標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懸石程書 | 形容勤于政事。 |
吳下阿蒙 | 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zhí)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殺身之禍。 |
刮目相看 | 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xiàn)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黃鐘毀棄 | 毀:毀壞;棄:拋棄;黃鐘:古樂器;音調最為洪亮。黃鐘被毀壞被拋棄。比喻賢才得不到重用。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xiàn);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望塵靡及 | 見“望塵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