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畜
![兼收并畜](/d/file/titlepic/chengyu3520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兼收并蓄”。
出處清·黃宗羲《傳是樓藏書記》:“古來藏書者,亦不乏兼收并畜。”
基礎(chǔ)信息
拼音jiān shōu bìng chù
注音ㄐ一ㄢ ㄕㄡ ㄅ一ㄥˋ ㄔㄨˋ
繁體兼収並畜
感情兼收并畜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狀語;指兼容性大。
近義詞兼收并蓄、兼包并畜、兼收并容
反義詞格格不入
英語incorporate things of diverse natur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離世遁上(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jīng)(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快心滿志(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騰聲飛實(意思解釋)
- 臉黃肌瘦(意思解釋)
- 憐香惜玉(意思解釋)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發(fā)人深思(意思解釋)
- 見所不見(意思解釋)
- 遠近馳名(意思解釋)
- 虎頭蛇尾(意思解釋)
- 望子成龍(意思解釋)
- 歸老林下(意思解釋)
※ 兼收并畜的意思解釋、兼收并畜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quán)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
釋車下走 | 釋:放下,放開。下車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靜。 |
一指蔽目,不見泰山 | 蔽:遮蓋;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xiàn)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天之驕子 | 驕子:寵兒。老天爺?shù)膶檭骸h朝人因匈奴極為強盛而稱之為“天之驕子”;意即匈奴為天所驕寵。現(xiàn)指條件極其優(yōu)越;特別幸運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貢獻的人。 |
不三不四 | 不像這也不像那。即不像樣子;不倫不類。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zhàn)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zhàn)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十全大補 | 藥名。含有十種名貴的滋補藥物。比喻某項方案或方法對事情有巨大補益。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jīng)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團團轉(zhuǎn) | 回環(huán)旋轉(zhuǎn),形容不知道怎么辦好。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jīng)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后因用“龍馭上賓”為皇帝之死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tài)和風度嫻靜文雅。 |
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jié)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qū)徖戆讣Y(jié)束。現(xiàn)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