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諛逢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諂媚拍馬投合對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阿:迎合討好;諛:奉承諂媚。逢迎;主動迎合。
出處宋 程頤《周易程氏傳》:“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誠,致其才力,乃顯其比君之道也,用之與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諛奉迎,求其比己也。”
例子其時京師有一流棍,名叫李光,專一阿諛逢迎,諂事令孜。(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二)
基礎信息
拼音ē yú féng yíng
注音ㄜ ㄩˊ ㄈㄥˊ 一ㄥˊ
繁體阿諛逢迎
正音“阿”,不能讀作“ā”。
感情阿諛逢迎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用于討好拍馬。
辨形“逢”,不能寫作“奉”。
辨析阿諛逢迎和“趨炎附勢”;都有“巴結、奉承”的意思。但“趨炎附勢”專指奉承依附有權勢的人。“阿諛奉迎”泛指奉承拍馬;迎合別人。
近義詞阿諛奉承、阿其所好
反義詞剛正不阿、守正不阿
英語curry favour with sb; flatter and fawn on
俄語подхалимство
法語flatter et flagorne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安身之處(意思解釋)
- 節用裕民(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雄心壯志(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時不我待(意思解釋)
- 鮮血淋漓(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聰明伶俐(意思解釋)
- 土生土長(意思解釋)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釋)
- 飽學之士(意思解釋)
※ 阿諛逢迎的意思解釋、阿諛逢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冰壺秋月 |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秋月:中秋的月亮;比喻皎潔。心如冰清;和明月一樣潔凈。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
風馳電掣 | 弛:快跑;掣:閃過。像風奔馳;像電閃過。形容非常迅速;急閃而過。也作“風馳電赴”。 |
學而時習之 | 學過的內容要經常復習它。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室邇人遙 | 見“室邇人遠”。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春光明媚 | 明媚:鮮艷可愛;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白云蒼狗 | 蒼狗:黑狗。天上的白云頃刻間變成烏云;像黑狗一樣。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