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惟:是。知道它并不難,去做它就難了。
出處《尚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
例子郭沫若《論國內的評壇及我對于創作上的態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一句話上來,真不免要汗流浹背了。”
基礎信息
拼音zhī zhī fēi jiān,xíng zhī wéi jiān
注音ㄓ ㄓ ㄈㄟ ㄐ一ㄢ,ㄒ一ㄥˊ ㄓ ㄨㄟˊ ㄐ一ㄢ
感情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勸誡人。
近義詞知之非難,行之不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經邦論道(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難以置信(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無窮無盡(意思解釋)
- 雞毛蒜皮(意思解釋)
- 有風有化(意思解釋)
- 廣開言路(意思解釋)
- 阿嬌金屋(意思解釋)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釋)
- 鑿壁偷光(意思解釋)
- 腦瓜不靈(意思解釋)
- 神魂顛倒(意思解釋)
- 馬龍車水(意思解釋)
- 合從連衡(意思解釋)
- 亂瓊碎玉(意思解釋)
※ 知之非艱,行之惟艱的意思解釋、知之非艱,行之惟艱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連綿不絕 | 連續而不中斷。 |
堅強不屈 | 屈:屈服。堅韌、剛毅,毫不屈服。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緣慳分淺 | 慳:欠缺。緣分欠缺。指與對方無緣相見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無法無天 | 法:法紀;天:天理。舊指不顧國法和天理;任意干壞事。現多形容違法亂紀;不受管束。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比喻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發表決定性的意見。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神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 淡泊:恬淡寡欲;寧靜:安寧恬靜;致:達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才可有所作為。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湖光山色 | 湖水風光;山巒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雙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勝景。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悲不自勝 | 勝:經受得住。悲傷得使自己經受不住了。形容傷感至極;情難自禁。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