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用:任用;行:做,實行;舍:不用;藏:退隱。任用就出來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隱。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òng zhī zé xíng,shě zhī zé cáng
注音ㄩㄥˋ ㄓ ㄗㄜˊ ㄒ一ㄥˊ,ㄕㄜˇ ㄓ ㄗㄜˊ ㄘㄤˊ
感情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是中性詞。
用法作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用舍行藏、用行舍藏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抱頭鼠竄(意思解釋)
- 吸血鬼(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滿腹經(jīng)綸(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平淡無奇(意思解釋)
- 躡手躡腳(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雨散風(fēng)流(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風(fēng)和日麗(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細(xì)水長流(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意思解釋、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稀里嘩啦 | 象聲詞,形容雨、東西倒塌等發(fā)出的聲音。形容被徹底破壞或零零散散。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指為官聲名很壞,任憑人們笑罵,還是泰然自若當(dāng)自己的官。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戶限為穿 | 戶限:門檻;為:被。門檻都踩破了。形容進(jìn)出的人很多。 |
白日見鬼 | 大白天見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閑、冷落。現(xiàn)多比喻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dá)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列風(fēng)淫雨 | 列:烈;淫:過量。本指狂風(fēng)暴雨。后比喻錯別字連篇。 |
餓虎吞羊 | 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語。世界的千倍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為大千世界。后泛指廣大無邊紛紜復(fù)雜的世界。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nèi)心。外表和內(nèi)心一個樣。外表與內(nèi)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走南闖北 | 指走過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闖蕩。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jìn)的東西。 |
今是昨非 | 現(xiàn)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牛刀小試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比喻有大本領(lǐng)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意興索然 | 索然:全無,空盡。興致全無。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亦作“興致索然”。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zé),共同從事工作。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xù)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chǎn)程序或工作環(huán)節(jié)上的相關(guān)聯(lián)的連續(xù)。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chǎn)豐富。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 |
信口開河 | 隨口亂說一氣。指說話沒有根據(jù);不可靠。信口:隨口;開河:指說話時嘴唇張合。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移日卜夜 | 指晝夜相繼。 |
避俗趨新 | 避:舍棄;趨:奔赴,趨向。指舍棄舊俗而追求新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