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分茅
![裂土分茅](/d/file/titlepic/chengyu29418.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古代分封諸侯時,用白茅裹著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權力。
出處《尚書 禹貢》:“厥貢惟土五色。”孔穎達疏:“王者封五色土以為社,若封建諸侯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歸國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黃土覆之,其割土與之時,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與之。
例子清·石玉昆《小五義》第25回:“若得了江山時節,與他平分疆土,裂土分茅。”
基礎信息
拼音liè tǔ fēn máo
注音ㄌ一ㄝ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感情裂土分茅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分封土地。
近義詞列土分茅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眼空一世(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物盡其用(意思解釋)
- 順口溜(意思解釋)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錯落有致(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釋)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釋)
- 故態復萌(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歲寒三友(意思解釋)
- 材優干濟(意思解釋)
- 拆東墻補西墻(意思解釋)
- 母夜叉(意思解釋)
※ 裂土分茅的意思解釋、裂土分茅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草偃風從 | 見“風行草偃”。 |
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阿諛奉承 | 阿諛:用好聽的話討好人;奉承:恭維;討好。巴結拍馬;說恭維人的話;向人討好。 |
離世遁上 | 超脫世俗,回避君上。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有兩下子 | 比喻有點本領。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語本《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敷衍了事 | 敷衍:將就應付;不認真。了:了結。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指做事不認真;缺乏責任心。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穩如泰山 | 穩:穩固。穩固得像泰山一樣。形容極其穩固;不可動搖。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