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并不晚。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序》:“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基礎信息
拼音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
注音ㄉㄨㄥ ㄩˊ 一ˇ ㄕˋ,ㄙㄤ ㄩˊ ㄈㄟ ㄨㄢˇ
繁體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重整旗鼓(意思解釋)
- 著手回春(意思解釋)
- 前瞻后顧(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鐵面無私(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釋)
- 以弱制強(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白發蒼蒼(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意思解釋、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本正經 | 正經:莊重;正派。形容態度規矩而莊重。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現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前瞻后顧 | 同“瞻前顧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時形容顧慮過多,猶豫不決。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刻在骨頭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鳳毛麟角 | 鳳;麟:鳳凰、麒麟;是傳說中珍禽異獸。鳳凰身上的羽毛;麒麟頭上的犄角。比喻珍貴、稀少的人或事物。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促膝談心 |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里話。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燕雀安知鴻鵠志 | 鴻鵠:天鵝。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遠大者的抱負。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流里流氣 | 舉止輕浮,品行不端。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光怪陸離 | 光怪:奇異的光彩;陸離:色彩繁雜。形容奇形怪狀;五顏六色。也形容事物離奇多變。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湖海飄零 | 飄零:飄泊。居無定所,四處飄泊。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強人所難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態。指稱梅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