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盛夏的夜晚,我獨自坐在陽臺,輕輕地打開包裝。這是我與她的第一次邂逅,就在這樣靜謐,繁星點點的夜晚。打開扉頁,是有關《紅樓夢》的插圖,賈府的金碧輝煌一覽無余,園中的女子,各個穿著不俗,穿金戴銀的,窈窕的身姿如同仙女下凡。
閱讀《紅樓夢》,就如同在寧靜的下午泡一杯茗茶,滾燙的開水是茶葉上下翻騰,就如同書中的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茶葉第一次泡出的茶,濃濃的,帶有澀味。就如同第一次品讀《紅樓夢》沉痛于寶黛的愛情悲劇里。而第二次泡的茶,淡淡的,輕輕地抿上一口,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就如同第二次讀《紅樓夢》,會發現書中任由無數趣味性很強的情節,引人入勝。紅樓中的故事,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佳人的香消玉損·投機分子的欺世盜名,無不讓人心酸流淚。黛玉的性格里獨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顯得特立獨行,卓爾不群。
心靈纖塵,這種潔癖卻比妙玉來得更高尚。即使這樣,我似乎仍鐘愛與寶釵。寶釵則是曹雪芹先生塑造出的封建社會中一位典型的標準的淑女了。
這一形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為她是封建禮教忠誠的信仰者,自覺的執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而她雖是一個受封建正統思想·封建道德觀念毒害比較深的一個,但仍可說是一個端莊穩重,溫柔敦厚,豁達大度的賢良女子。最終卻落得個獨守空閨。
鳳姐,她精明能干,深得賈母和王夫人的信任。也可說是賈府中實際的大管家,我驚嘆于她的口才與手段。她的口才與威勢正是她諂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權利與財富是她的目的,做事無不顯露出她的聰明才智。
最終卻落得“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場,仍是一場悲劇。《紅樓夢》又是一部充滿想象的書,它留給我們太多的奇想,遐想,神話。我們需要耐心與信心去梳理它,更好地了解它。
它使我們猜測,幻想。又使我想到了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傾倒無數種愛藝術的人的畫。
《紅樓夢》又是像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且不僅是封建社會的,幾乎是我們一切經歷喜怒哀樂都能從《紅樓夢》中找到參照,找到詮釋,找到依托。輕輕地合上《紅樓夢》,依然感受到書中的情節的波瀾,令人蕩氣回腸》面對黛玉的死,寶玉出家,黛玉的獨守空閨。不禁然我想知道,這樣的封建禮教,已經害苦了多少本來應該和樂美滿的家庭。
我為之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