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夜里我掉進一口井,還好水很淺,但仍使我感到恐慌,慌亂之時我發現有一絲光亮,便仰頭望天,我驚呆了!那星空是如此的美麗,忽然間我羨慕那只井底之蛙。世人只知道批判它的目光短淺,卻不知在這一口洞天之中,可以看到常人不能看到的美麗夜景。——材料如是說
不知哪一天,村口多了一塊不平常的石頭,這石頭不規則,而且不同尋常,村里人叫它“怪石”。有人想拿它來當凳子,卻無法穩住;有人想拿它來當石料,卻形狀不一:只能放在村口。常有小孩爬上去,卻從上面摔下來,而后成了村里人咒罵的“丑石”,就這樣,“丑石”一直過著自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村里來了一位探險家,那個探險家一看到“丑石”,就把它搬到博物館,它成了無人不知的“奇石”。——賈平凹《丑石》如是說《丑石》中的那一塊石頭從“怪石”到“丑石”再到“奇石”的過程中,無不存在著發現的過程。據了解,那塊丑石是天上掉落的一塊隕石,落進了那個村里,無人知它,于是便成了“怪石”。隕石如同千里馬,而探險家如同伯樂,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同樣的,沒有探險家就沒有奇石。這也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創造奇跡的過程。
某年某月某日,我被柴夫遺棄在樹林里。從此,再也沒有人把我帶回家。我在樹林里,成為歷史的見證,比我高大的樹被一棵棵伐走,唯我仍留在原位,不曾有人把我移動過。又過了上億年,一位藝術家經過我身邊,把我帶走了。他把我雕成了藝術品,從此受到仰慕,受人尊重。——樹根如是說從樹根到藝術品,也是一個發現一個創造奇跡的過程。樹根到藝術品不像“丑石”到“奇石”生來就有。無論“丑石”或“奇石”都是一塊永恒不變的石頭。而樹根并不是生來就是藝術品,而是由于人們的發現,并經過努力去創造的奇跡。生活中同有許多實物等著你去發現,去創造。然而,大千世界,不僅僅是這些,還有的是需要心靈去感覺,用心靈去發現,用心靈去創造。美麗花兒的幼芽曾浸滿了奮斗的淚水,曾灑滿了犧牲的血雨,你發現了嗎?